齐景公出猎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①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③为不祥也?”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 ①与:在其中。 ②如:到,往。 ③曷:怎么

16、解释句中的加点词:(2分)

不与焉            ②用而不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译文:

18、从晏子的话中可以体会到治国的关键是什么?(2分)

答:

16、①这   ②信任

( 评分:每小题1 分,共2分。)

17、去老虎的藏身之地,去蛇的藏身之所(洞穴),看见它们有什么不吉利呢?

(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18、为政,要举贤任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评分:2分)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回答13~16题。(9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②也!”崇宁、大观③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外时所作的诗。⑤气索:气短。⑥不韵:不雅。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是时朝廷虽尝禁止”中的“是”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斯陋室B.、问今何世

C.、不知木兰女郎D.、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15、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2分)

16、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2题。(7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又何焉_______________ (2)牺牲玉帛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2、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分)

[82460a3761eb392b.jpg][8d38bf06b602691e.jpg]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9分)

  赵某者,吴人也。家富多藏,有子三。三子皆不学无术,恃父多金,朝夕挥霍,不务正业。有一叟相劝,曰:“尔之子,俱游手好闲,一旦尔殁,将何以自食?当戒之从学,而后自立。”赵某勿之听,恣子放荡。寻赵氏卒,其子益挥霍无度。未久,资财尽。三子者,或乞食于街市,或盗窃于邻人,或饿仆于路侧。人曰:“此乃自食恶果也!” 然岂非其父之计短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赵氏卒( )②乞食于街市( )

(2)下面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子益挥霍无度”中的“其”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必先苦心志 B.如土石何

C.真无马焉D.一犬坐于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一旦尔逝,将何以自食其力?

(4)“三子”的错误是什么?父亲的错误是什么?(3分)

(1)①不久②有的人

(2)A

(3)一旦你死了,(他们)将凭什么自己养活自己呢?

(4)儿子:恃父多金,朝夕挥霍,不务正业

父亲:恣子放荡

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7分)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3)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1)B评分:2分

(2)(郑板桥)立即发粮食给老百姓,救活的有上万人。评分:2分

(3)本文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体恤百姓,平易近人,清正廉明的好官。评分: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10分)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节选自《明史· 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翼日:第二天。“翼”同“翌”。③馔(zhuàn)食物,多指美食。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⑤恶(wū):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怎么,哪里”。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2分)

(1)召廷臣诘责

(2)景濂,几误罪言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坐客

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B.

濂具实对

为坛而盟,祭尉首

C.

或指书曰

安陵君许寡人

D.

彼尽忠陛下耳

舜发畎亩之中

12.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句2分)

(1)诚然,卿不朕欺。

(2)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3.这段文字反映了宋濂哪些可贵的品质?(2分)

    10.(1)悉:全,都。(《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微:(假如)没有。 (《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2分)

    11.B  (2分)

    12.(1)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2分)

(2)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2分)

    13. 宋濂实事求是,对人坦诚相待。(或答“说实话”“敢于直言”“不人云亦云”也可,2分)

  附文言文译文

宋濂与客人饮酒,皇帝秘密派人暗中侦探监视。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都用实话相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皇帝间或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出那些好的大臣说说。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万多字。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皇帝)问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采纳的内容。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

(一)

赵简子出畋①,命郑龙射野人:“使毋惊吾鸟”。

龙曰:“吾先君晋文公伐卫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②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二)

有诈伪者事泄,戴胄据法断流③,以奏之。帝曰:“朕下敕不首者④死,今断从流,是示天下以不信。卿欲卖狱⑤乎?”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有司,臣不敢亏⑥法。”帝曰:“卿自守法,而令我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于法⑦,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若顺忿违信,臣窃为陛下惜之。”帝曰:“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注释】①畋(tián):打猎。②爵:爵位。君主封贵族的等级。③流:流放。④不首者:不自首的人。⑤卖狱:用断案做交易。⑥亏:损害。⑦置之于法:交执法部门办理。

1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畋得兽,我畋得(士兵) B.人爵愈贵者愈(高)

C.是示天下以不(相信) D.法有所失,公能(纠正)之

2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戴胄据法断流,奏之 宅边有五柳树,因为号焉

B.当时喜怒所发耳 寡助至,亲戚畔之

C.此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当立者公子扶苏

D.臣窃陛下惜之 果如鹤唳云端,之怡然称快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⑴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⑵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

22.郑龙和戴胄都是谏臣,但他们谏诤的目的和所体现的精神有所区别,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4分)

19.D(3分)【“士”意为“有才能的人”,“危”意为“危险”,“信”意为“诚实守信用”。】

20.A  C(4分)【两个“以”均意为“把”,两个“乃”均意为“是”。第一个“之”是“助词,无义,第二“之”意为“到了”;第一个“为”意为“替”,第二“为”意为“因为”。】

21.⑴现在您打一次猎,却想要杀害善良的百姓,这是虎狼的行为。

【2分,“畋”、“而”、“是”、“虎狼”为关键词】

⑵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百姓公布大的信用。

【2分“所以”、“布”、“信”、“于”为关键词】

22.郑龙正面直谏赵简子杀害善良百姓的行为如同虎狼,目的是劝阻赵简子不要伤害百姓,体现了他正直勇敢、关爱百姓的精神(2分);戴胄抗言直谏,主张法大于权,没有按照皇帝的旨意而是依照法律规定处理,目的是劝阻皇帝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体现了他不惧权贵、勇于维护法律尊严的精神。(2分)

苏武牧羊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单于 (2)乃

(3)与旃毛咽之 (4)羝乃得归

22.“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单于愈益欲降之B.、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C.、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3.翻译划线句子(2分)

24.这段文字表现出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表现出“

的骨气(用孟子的名言填空)。(2分)

21、(1)报告、禀告    (2) 囚禁   (3)  一起     (4)喂奶/产子/产奶/哺乳

22、D

23、苏武手持汉节放羊,由于每天从早到晚的把握,节毛都落尽了。

24、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世 ②指物作诗立

③稍稍宾客其父 ④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18.翻译划线句子(2分)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邑人之,稍稍宾客其父

A.吾妻之我者,私我也

B.鱼人甚

C.公将

D.有亭翼然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0.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2分)

我眼中的方父:

我最想对他说:

17、.①属于;②完成;③以宾客之礼相待;④通“攀”,牵,引。(每题0.5分,共2分)

18、(1)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2分)

19、D(2分)

20、是一个贪图小利、目光短浅的人;示例:一个人的天资再好,没有后天的教育,也是不能成才的(合情合理即可)。(各1分,共2分)

支公好鹤,住剡东岇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支公:支遁,字道林,东晋人,年二十五而出家为僧。他既是名僧,又是名士。②剡(shàn)东,剡县之东。③岇山,山名,在今绍兴东二百里。④铩,摧残,伤残。⑤翮(hé),禽鸟类羽毛中的硬管,这里用来指羽毛。⑥轩翥(zhù),高飞的样子。⑦姿,通“资”,资质的意思。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有人其双鹤 (2)乃反

(3)支意之 (4)少时翅长欲飞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

23.支公好鹤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21.(1)送给;(2)看;(3)舍不得;(4)不久
22.既然有凌冲霄汉的资质,又怎么肯给人作身边观赏的玩物呢?
23.有时,爱并不只是占有,而放飞才是真爱或不给精神意志的自由套上枷锁。
评分标准:第21题,每小题1分,共4分。第22题,共3分。第23题,意思符合即可,共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