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后诏三府掾属③举谣言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⑤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⑥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⑦哉! 以会日⑧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⑨,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⑩,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
【注】①汝南征羌:郡县名。 ②厉:磨练。 ③掾属:下属的官。 ④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 ⑤猥:众多。 ⑥叨秽:__。 ⑦简札:指奏章。 ⑧会日:指三公会议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 ⑩塞:消弭,平息。
7.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会日迫促”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土砾凸者为丘 B. 以其境过清
C.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
B. 因为弹劾人数过多,范滂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如检举失实,甘愿接受死刑。
C. 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
D. 建宁二年,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道和县令郭揖的行为表现了对范滂的无比敬仰。
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⑵疑有私故
⑶即自诣狱 ⑷引与俱亡
10.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2分)
⑵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2分)
7.(2分)B(因为)
8.(2分)C(并非主动揭发,而是受诏奉命。)
9.(4分)①情绪激昂的样子 ②原因,缘故 ③到,到……去 ④逃跑(每个1分)
10.(4分)⑴等他到冀州境内后,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官而去。(2分)(臧污、望风、解印绶)⑵我检举的,如果不是__、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3分)(举、自、奸暴、岂、以、污)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吾孰与徐公美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B.乃下令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暮寝而思之 环而攻之而不胜
D.今齐地方千里 荆之地方五千里
10.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1.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为什么?请注意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回答。(4分)
9.D
10.(1)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得分点:之、美、私)
(2)能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得分点:谤讥、市朝、闻)
11.答更欣赏谁(1分)。为什么(2分)结合原文(1分)
更欣赏邹忌。只要结合原文(此处需要举原文为例)答到邹忌:善于思考、实事求是、关心国事、忠诚精明、聪明、勇于改革、从谏如流等都可以给分。
更欣赏齐威王。只要结合原文(此处需要举原文为例)答到齐威王开张圣听、勇于纳谏、有自知知明、果断、胸怀宽阔等都可以给分
刘南垣开喻门生
国朝①尚书刘南垣公,请老②家居。有直指使者③,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④,家常便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唯脱粟饭⑤,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⑥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直指喻其训,后不敢以盘餐⑦责人。
[注]①国朝:指明朝。②老:告老。③直指使者:官名,亦称直指。④治具:下厨房,烧饭。⑤脱粟饭:即糙米饭。⑥饮馔:指酒肴。⑦盘飧:盘中之食物,亦称盘餐;在此引申为饮食。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比食至 ( )
(2)罗列盈前 (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3.刘南垣开喻门生的方法值得称道的有哪些方面?(3分)
4. 直指在老师的开导下明白了什么做人的道理?(3分)
1.(2分)(1)等到 (2)摆满(各1分)
2.(2分)直指因为是老师说的话,不敢推辞。
3. (3分)刘南垣教训弟子的方法巧妙、得体(1分),他能巧用日常生活实例来类比开导门生,从而使接受者心服口服。(2分)
4.(3分)待人要宽厚,(1分)不要在小事上苛责于人(2分)(回答“不敢以盘餐责人”得1分)
参考译文
刘南垣公是国朝尚书,告老还乡。有一个直指使(官名),在饮食方面苛求下属官吏,郡县都感到害怕。公说:“这是我门下的学生,我应当开导他让他知道。”等到他来了,款待他,说:“我将要开饭了,恐怕防碍了你的公务,特地留你下来吃一顿饭。但是我的妻子她去了别的地方,没有人烧菜,家常便饭能够吃吗?”直指使因为这是老师的命令,不敢推辞。从早上到中午,饭还没有出来,直指使感到很饥饿。等到饭上来后,只有米饭,豆腐一碗而已。他各吃了三小碗,直指使觉得很饱。过了一会儿,佳肴美酒,都摆满在了他的面前,他都吃不下了。公强求要他吃,他说:“我已经饱了,不能吃了。”公笑着说:“可以知道饮食本来没有精粗,饿的时候容易吃饭,饱的时候难以吃东西,是时势所导致成这样的罢了。”直指使经过这次教训之后,不敢因为饮食责怪别人了。
捕蛇者说(节选)
柳宗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2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 ②殚其地之出( )
③犯寒暑( ) ④又安敢毒耶( )
22.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乡邻之生日蹙/可计日而待也 B.竭其庐之入/其真不知马也
C.悍吏之来吾乡/主人处处款之 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欲言,无可进者
2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2)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译文:
24.选文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原句:蒋氏 乡邻
作用:
21.①使……活下去 ②用完 ③冒着 ④怨恨 每个0.5分,本小题共2分
22.D (2分)
23.略 (各1.5分,共3分)
24.第一组:蒋氏:吾以捕蛇独存 乡邻:非死则徙而 第二组:蒋氏:弛然而卧乡邻:岁鸡狗不得宁焉 第三组:蒋氏:盖一岁犯死者二焉乡邻: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作用:①强调捕蛇者的不幸比不上缴纳赋税的不幸。②突出乡邻在沉重赋税下的痛苦遭遇。③衬托赋敛之毒。④ 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任意找一组对比的句子1分,分析其作用,至少两个方面,2分)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少孤,性豁荡,不修仪检
。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赒①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②,该③涉古今,见者谓逖有赞④世才具。 (节选自《晋书 祖逖列传》)
【注释】①赒:周济,救济。②书记:泛指书籍。③该:广博,完备。④赞:辅佐,帮助。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然轻财好
侠( ▲ ) (2)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赒贫乏( ▲ )
22.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停顿处用“/”隔开。(2分)
年 十 四 五 犹 未 知 书 诸 兄 每 忧 之
23.祖逖的故事, 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
21.(2分)(1)轻视,看轻 (2)用来(每小题1分)22.(2分)年 十 四五/[c2044ea895012aab.gif] 犹 未 知 书 /诸 兄 每 忧 之(句读两处,每处1分;读错倒扣1分,扣完2分为止) 23.(2分)略(示例:想读书,何时都不晚;要报效国家,需广泛阅读,提升才干;等等)
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21-23题。(7分)
有猎于山者,射雄雉①而置雌雉,或问其故,曰:“置雌者留以招雄也,射雌则雄者飏②,并获则绝矣。”数月后,雌果招一雄雉来,猎者又射之。如是数年,获雄雉无数。一日雌雉随猎者归家,以首触庭前香案③而死。后其家人死相继,又为讼累而荡其产,未几猎者亦死,竟绝后。或曰:“人莫不爱其伉俪④,鸟亦然耶。”猎者之计虽狡,而雉鸟之报更惨矣。
【注释】 ①雉:俗称野鸭.②飏:飞走。③香案:放香炉的长条的桌子④伉俪:伴侣。
21、解释下列加点字。(3分)
① 置雌雉 ②如是数年 ③以首触庭前香案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人莫不爱其伉俪,鸟亦然耶。
23、从“猎者亦死,竟绝后”这样的结果中,你获得什么启示?(2分)
21、①放。②这样。③碰。
22、人没有不爱自己爱人的,鸟也是这样。
23、告诉我们一味的利用别人来获取自己的利益是会遭报应的。古话说得好:“恶有恶报,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对即可)
阅读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卷十五》中的选段,完成第题。(7分)
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嵌空而缭曲,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死矣。此事亦足为止不止之戒也。
①解释加点的词语。(1分)
遂蛇行而入_____________
②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穴故嵌空而缭曲 而虎必欲搏樵者
B. 两穴并聚柴以焚之 以其境过清
C. 虎被熏灼 将军身被坚执锐
D. 乃力运数石 乃重修岳阳楼
③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不意蜿蜒数步,忽睹天光。
④ 选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
①像蛇一样(1分) ② D(2分)
③示例:没想到曲曲折折地爬了几步,忽然看到了光亮(天空)。(2分,大意对即可酌情得分) ④示例:人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能坚持的事情,不要强求继续下去(要“当止则止”)。(或:人要懂得控制自己的利欲,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必为之所害。)(2分,其它合乎题意者也可)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7分)
白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①,(元和)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旧唐书·列传·白居易传》)
注释:①谠言:正直的话。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2分)
①章武皇帝纳谏思理。 ②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3)文章说:“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有何用意?(3分)
(1) (1)接受 (2)认为 (各1分)
(2)我以为文人已经绝迹了,没想到遇见了您。”(要求:语句通顺,关键词理解正确,每题出现错别字扣1分。每句1分,共2分)
(3)反衬出白居易聪明过人,才华横溢。(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
祖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①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俟父母寝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②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注释:①耽:沉迷,这里引申为非常喜欢。②属:写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俟父母寝后 ②以衣被蔽塞窗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②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3)选文中祖莹的 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分)
①答案:(1)等待 (2)用。 评分:共2分。
②答案:(1)祖莹担心透漏光亮,被家里人发觉。
(2)这个孩子的才能不是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最终会大有作为的。评分:共4分。
③答案:惜时如金(或奋发努力)。 评分:意思对即可,共1分。
阅读《公输》节选文段,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共2分)
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②义不杀少而杀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宋何罪之有?
(3)从选文看,墨子的政治主张是 。(2分)
①答案:(1)制造 (2)遵守道义。 评分:共2分。
②答案:宋国有什么罪呢?
评分:共2分。
③答案:相互和平,不要攻伐 评分:意思对即可,共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