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16分)

【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刘向《战国策》)

【乙】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①。以齐国之大②具③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香居④问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敢问荆邦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香居曰:“臣请避矣!”趋而出。王曰:“香子留!何谏寡人之晚也?”遽召尚书⑤曰:“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刘向《新序》)

【注释】①堂上三百户: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②大:强大。③具:备办。④香居:齐国大夫。⑤尚书:官名。汉以前是小官,负责掌管殿内文书。

9.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臣之妻臣 ( ) (2)面寡人之过( )

(3)召尚书( ) (4)寡人不( )

10.请分别写出下列两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或意义。(2分)

(1)皆美于徐公( ) (2)齐国之大具之( )

11.用斜线为下面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6分)

(1) 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 何谏寡人之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齐威王、宣王执政时是齐国的鼎盛期,根据甲乙两段文字分析其原因。(2分)

9、12.(4分)(1)偏爱(2)指责 (3)立刻(4)贤德 

10.(2分)(1)比(2)凭

11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

12.(6分)(1)大王受蒙蔽很久了。(2)为什么这么晚才向寡人进谏呢?

(3)记下,寡人不遵从先王教诲,盖大宫殿,香子让寡人停止了这种做法。

13.(2分)齐威王、齐宣王执政开明,知错能改;臣子贤德,能忠言劝谏。

甲文:《公输》选段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乙文:《吕氏春秋·去私》

墨者有钜子腹<黄享>,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黄享>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子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23.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

先 生 之 年 长 矣

24.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⑴公输盘不( ) ⑵在宋城上而待楚矣( )

⑶伤人者( ) ⑷ 王虽为之( )

2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 不惠王,而遂杀之。 时人莫之

B. 其杀人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杀之

C. 先生年长矣,非有他子也 然臣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D.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6.将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译:

⑵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译:

27.补写对联:下面是根据甲文内容和人物形象写出的上联,请结合乙文内容和人物形象写出下联。(2分)

上联:子墨子止楚攻宋,勇敢无畏。

下联:

23.先生之年/长矣

24⑴通“悦”,高兴    ⑵入侵  ⑶受刑、受惩罚 ⑷ 赐恩惠

25.B(1分)

26.将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你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2分)

⑵墨家大师腹黄享忍心杀掉自己心爱的儿子去遵行天下大义,真可算得上公正无私了。(2分)

27.下联:腹黄享(钜子腹)行法杀(诛)子,公正无私。(结合材料,符合对仗要求即可)(2分)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公之余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8.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写字用的木片)

B.公之余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

C.岁荒,人相食(值:遇到)

D.阻之(或:有的人)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0.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8.A  说明:本题2分。

9.(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说明:本题2分。

10.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说明:本题2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可得1分,三点及以上得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茔:(yíng)墓地。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出选项字母)(2分)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造:到,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 陈:陈述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3分)

译文: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3分)

译文:

5.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4分)

答:

3.(2分)B(“遗”应解释为“馈赠”)

4.(6分)

    (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惮”的意思计1分)

    (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辞

    色”的意思计1分)

5.(4分)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1分),为官清廉、为民作主(1分);老百姓以“青天”称之,

    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2分)。(语意相近即可)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大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浣濯:洗涤。 参军:官名。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此言甚善( ) (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3分)

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14.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

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

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

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

12.(4分)(1)好(2分)   (2)实行(2分)

13.(3分) D

14.(2分)喜(1分)  赐(1分)

15.(3分)C(3分)B(2分)  A(1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 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__(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以我酌油知之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3分)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9.(2分)北宋(1分)   醉翁亭记 (1分)

10.(3分) 凭我到有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关键词:“以”、“知”)

11.(3分)C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五柳先生传

[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C.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山市》)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吧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13.五柳先生“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他的“志”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10.(2分)①好:爱好。(1分)②或:有的人(1分)

11.(2分)C(A介词,因为。B连词,表示目的。C 介词,用,D介词,凭借)

12.(4分)①每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记了吃饭。(2分,“会意”翻译正确1分,其他意思基本对且通顺1分)②房屋简陋,里面空空荡荡的,不能遮挡风吹日晒。(2分,一句1分)

13.(2分)“不慕荣利”,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分);“忘怀得失”(1分)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9-12题。(共8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选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也。元嘉末,为湘东王国常侍。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①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罢②郡还,见帝,曰:“卿至湘宫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愿在侧曰:“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浮图③,有何功德?”尚书令袁粲在坐,为之失色。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以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

(选自《南史·虞愿传》,有改动)

【注】① 以:因为,由于。 ② 罢:离开。 ③ 浮图:佛塔。

9.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2分)

⑴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 私:

⑵ 愿徐去无异容 徐:

1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2分)

⑴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⑵ 以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

译文:

11.邹忌面对妻、妾、客不同程度的赞美,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2分)

12.面对帝王的错误,邹忌和虞愿都有所进谏,二人的方法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种?说说原因?(2分)

9.⑴ 偏爱  ⑵慢慢的

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错字不给分。

10. ⑴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大王你受到的蒙蔽也很大啊!

⑵因为旧日的恩情,没几天,虞愿就又被召了回来。

评分标准:(2分)翻译正确,完整即可。

11.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评分标准:(2分)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即可。

12.示例:邹忌以家事喻国事,用暗示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主,使他乐于接受。虞愿则是直言进谏,痛斥君过。我更喜欢前者,因为它更易令人接受。

评分标准:(2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1分,意对即可。

义 犬(9分)

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未途。又自计南北冲衢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选自《聊斋志异》 有删减)

【注释】①潞安:县名。 ②郡关:州府。 ③扫橐③:扫,清理。橐③,钱袋。④冲循:交通要道。

2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走,则又从之 (2)犬始奔 (3)返客驰 (4)金其半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

23。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21。(1)已经 (2)离开  (3)快速  (4)丢失

22。(他)又想到(来路)是南北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两(钱财)哪有存在的道理!(意对即可)

23。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 (答出两点即可)

刘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盖峰下。间出衡山县市,从人乞得钱,则市盐酪(1)径归,尽则更出。日携一竹篮,中贮大小笔、棕帚、麻拂(2)数事,遍游诸寺庙,拂拭神佛塑像。县市一富人,尝赠一衲袍(3),刘欣谢而去。越数日见之,则故褐如初。问之,云:“吾几为子所累。吾常日出庵,有门不掩,既归就寝,门亦不扃(4)。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因市一锁,出则锁之。或衣以出,夜归则牢关以备盗。数日营营(5),不能自决。今日偶衣至市,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6)如此,是大可笑。适遇一人过前,即解袍与之,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嘻,吾几为子所累矣!”

(选自宋代郭彖《睽车志》)

【注释】:(1)盐酪:指食盐等食品。 (2)麻拂:除尘工具 (3)衲袍:僧袍 (4)扃:jiōng,关闭 (5)营营:指内心忧愁的样子 (6)方寸:内心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则市盐酪径归 市: (2)尝赠一衲袍 尝:

(3)刘欣谢而去 去: (4)适遇一人过前 适: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

23. 文中刘先生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21.(1)买  (2)曾经 (3)离开  (4)正好(恰好)

22.我的心才变得坦然,不再挂念(这件衣服) 23.只有心中没有贪图和牵挂,心才变得坦然。

刘先生是河朔人,年纪有六十多岁,住在衡山紫盖峰下面。有时走到衡山县集市上,向人家讨到钱,就买盐、酪后就直接回去,用完了再出来(讨)。每天带一个竹篮,其中放着大笔小笔、棕帚、麻拂等物件,各个寺庙都走遍,拂拭神佛的塑像鼻子、耳洞里有尘土,就用笔把它弄出来,这样就成了常事,方圆百里的人都认识熟悉他。县城里的一个富人曾经赠送给他一件袍子,刘先生高兴的道谢后走了。过了几天见到他,还是像以前一样穿着旧衣服,问他,他说:“我差点被你拖累。我常常每天出去,庵有门不关,等回来了就睡,门也不上闩。自从得到袍子后,不穿他出去,就心里记挂着,于是就买了一把锁,出门就锁上。有时穿袍子出门,晚上回来就紧紧收好防止被盗。几天以来内心不安,不能作出决定。今天偶然穿它上街,忽然自己悟到因为一件袍子的缘故,使自己的心中竟然这样,这实在是非常可笑。恰巧碰到一个人从面前经过,就脱了袍子给他,我的心里才坦然,不再挂念着它。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