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4——19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曰:”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4.翻译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何以都不闻消息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 子敬素好琴 便径入坐灵床上
弦既不调 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15.翻译下列句子:(8分)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译: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译: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译: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
16.兄弟死了,为什么王子猷一点都不悲伤?(3分)
答:
17.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了子猷、子敬之间的深厚的兄弟之情的?(3分)
答:
18.你认为王子猷”月余亦卒”的原因有哪些?(2分)
答:
19.你还记得本文的作者吗?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答:
14——15参考教材
16.因为子猷知道自己也快不行了,很快就要和子敬黄泉路上见面了,所以不悲伤
17.语时了不悲。都不哭。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等
18.病重、丧弟之痛 19刘义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 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
③籍:项籍。项籍字羽。 ④睨:斜眼看。
12.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4分)
(1)忿恚尉 ( ) (2)尉果笞广( )
(3)使公及恒楚将 ( ) (4)恒楚亡在泽中 ( )
13.选出下列加点的字与“后则为人所制”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3分)
A.为坛而盟 B.籍为裨将C.吴广为都尉D.而二虫尽为所吞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译:
(2)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
(3)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译:
15.甲文中的陈涉和[乙]文中的项梁特点都很鲜明,你更喜欢哪一个人,为什么?(3分)答:
12、①恼怒,文中指“使…恼怒” ②用竹板打 ③统帅,率领 ④逃亡
13、 D
14、(1)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戍守边塞的人中十分之六七也会死掉。
(2)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
(3)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
15、示例一:喜欢陈胜。(1分)因为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2分)
示例二:喜欢项梁。(1分)因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2分)
如果喜欢项羽则不得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11—13题。(8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
【乙】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①泓:泓水 ②既:尽,完了 ③济:渡过 ④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 ⑤陈:同“阵”,摆好阵势。
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公将鼓之 ( 击鼓命令进军)B.及其未既济也(趁着;趁)
C.公将驰之(他们,齐军)D.请击之(他们,楚军)
1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译文:
(2)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译文:
13、用原文句子填空。(2分)
(1)【甲】文“齐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这个时机是
(2)【乙】文“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这个时机是 。
11、C(这里的“之”只协调音节,无实在意义,不译。)(2分)
12、(1)(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的车辙(轮迹),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的阵容。 (2)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4分)
13、(1) 齐人三鼓 (2)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②既济而未成列(答到其中一句即可)(2分)
赵简子①之子,长日伯鲁,幼日无恤②。将置后③,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④,
以授二子,日:“谨识⑤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
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
而果昌赵。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
无恤。③〔置后〕选立继承人。④〔二简〕两片竹简。⑤〔识(zhl)〕记住。⑥〔甚习〕很熟。习,熟悉,
熟练。⑦〔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1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 于舅家见之
B.以授二子 以彰其咎
C.问其简 其真无马邪
D.出诸袖中而奏之 人不知而不愠
14.文意理解。(4分)
(1)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 ”、“ ”这两个细
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用原文作答)(2分)
(2)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13.A(2分)
14.(1)诵其词甚习 出诸袖中而奏之(2分)
(2)示例:①细节决定成败。②要选贤任能。(2 分.从小事、细节、教诲、机遇、品
格、选人等任一角度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7—10题。(13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去后乃至 (2)相委而去
(3)尊君在不 (4)入门不顾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元方是从 和 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2分)
10.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3分)
7.(4分)(1)才 (2)丢下、舍弃
(3)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4)回头看
8.(4分)(1)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在正午碰面。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2分)
(2)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大门。(2分)
9.(2分) 信用和礼貌(无礼和无信亦可)
10.(3分) 为人处理,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 至4 题。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玄秘。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人奇之,献于中国。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又求四方有高手者敌之,皆败。或言杨靖善弈,时杨靖以事系于狱,诏释出之。靖请以盘贮桃,置于猴前,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连败,诏棰杀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 运:
(2)诏释出之 释:
(3)靖请以盘贮桃 贮:
2. 结合上下文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3. 这只深得仙人棋术真传的老猴为什么会败在杨靖手下?(2分)
4.读了本文,你得到了哪些人生启示?(3分)
1、(1)运用,调运 (2)释放 (3)盛,装
(每词1分。)
2一只老猴子在树上每天偷看他们运用棋子的方法,因而明白了下棋的深奥道理。(关键词“窥”“运”“法”“玄秘”每处0.5分,语句通顺、完整1.5分。)
3贪图眼前的利益,不能集中精力。
4、贪图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眼光的人,必将吃大亏;要能抵得住__,否则常常因小失大;与对手较量,一定要抓住对方的弱点;成败常常取决于做事的态度,而不仅仅是专业技能。
(至少答出两点,言之成理即可,每点1.5分)
【译文】
在西面的一个番国里有两位神仙,在山中的树下下棋,一只老猴子每天都在树上偷看他们运用棋子的技法,于是就学到了他们的运用棋子的技巧。人们听到这件事都前往观看,(等他们到时)神仙已经飘隐离开了,老猴和人下棋,全国上下没有人能赢(它)。人们感觉得这件事很奇怪,便把(这只老猴)进献到中国。皇上召集善于下棋的人和它较量,全部不是(老猴)的对手。有人说有个叫杨靖的人擅长下棋,当时杨靖因为犯法被关在监狱中,(皇上)下令释放他。杨靖请求用盘子来装满桃子,放在老猴的面前,老猴的心思被桃子牵绊,没有心思下棋,于是接连失败,被皇上下诏书棰死了。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3、解释下列加点词。
(1)此何遽不为福乎( )
(2)居数月( )
(3)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 )
14、翻译。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
15、请谈谈此则寓言的寓意。
答:
13、(1)怎么就 (2)经过 (3)大腿
14、译文: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15、说明世上有时坏事能变好事,好事也能变成坏事。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3、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俄而雪骤( ) ②公欣然曰( )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 )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
14、翻译。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
15、本文写出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种气氛?
答:
13、① 不久,一会儿。 ② 高兴的样子。 ③ 相比。 ④ 不如,比不上(4分)
14、译文:谢太傅寒雪日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讲解诗文。
15、融洽、欢快、轻松等。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来。(2分)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20~25题。(14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20、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三处)。(3分)
乃 令 符 离 人 葛 婴 将 兵 徇 蕲 以 东
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吴广素爱人 ________________
(2)将军身被坚执锐 ________________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2分)( )
A.、并杀两尉 失期当斩 攻大泽乡B.、激怒其众 召令徒属 攻大泽乡
C.、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D.、激怒其众 皆已失期 为坛而盟
24、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可以看出陈胜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1分)
20、乃 令 /符 离 人 葛 婴 /将 兵 /徇 蕲 以 东
21、(1)素:向来,平时 (2)被 通“披”,穿
22、略 23:C
24、(1)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2)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25、__精神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