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陈遗①,家至孝。母好食铛②底焦饭,遗作郡主簿③,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④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⑤,袁府君⑥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⑦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陈遗:人名。②铛(chēng):一种铁锅。焦饭:即锅巴。③主簿(bù):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④贮录:贮藏。⑤孙恩:东晋末,孙恩聚众数万,攻陷郡县。后来攻打临海郡时被打败,跳海死。贼出吴郡:在吴郡作乱。⑥袁府君:即袁山松,时任吴国太守。⑦未展:来不及。

13.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2分)

时 人 以 为 纯 孝 之 报 也。

14.请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表达你的阅读感悟。(30字以内)(2分)

[edb5210581fc22ed.jpg]

[62fc3e7c167211ca.jpg]

[1d93809320e43bf3.jpg]

卖油翁(11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射于家圃 ( ) ②有卖油翁担而立 ( )

③尔敢轻吾射! ( ) ④取一葫芦置于地 ( )

19、翻译下面句子:(3分)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答:

20、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用“/”在应停顿处划开。(四处,每处0.5分,2分)

乃 取 一 葫 芦 置 于 地 以 钱 覆 其 口 徐 以 杓 酌 油 沥 之 自 钱 孔 入 而 钱 不 湿。

21、从这则短文中,你获得了什么启发?(2分)

答:

18、①曾经  ②放下  ③怎么,哪里  ④于是,就  (4分)

19、(老翁)在一旁看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中八九,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表示赞许他的箭术。(3分)

20、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21、业精于勤;熟能生巧;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应用自如的。(意思对即可得分)

伤仲永(1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①父焉 ( )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 ( )

于材人远矣 ( ) ④赏赐百千 ( )

⑤对镜花黄 ( ) ⑥卿言多务,若孤?( )

16、写出文中属于侧面描写的句子两句:(2分)

答: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5、⑴对……感到诧异  ⑵完成  ⑶胜过,超过  ⑷有余  ⑸通“贴”  ⑹谁

16、侧面描写:“父异焉”“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余闻之也久”

17、⑴父亲认为这样做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仲永)学习。

⑵士人分别三天,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范增说项梁(10分)

居巢(地名)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心:人名,为楚怀王嫡孙熊心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往项梁曰 ( ) ⑵陈胜败当 ( )

⑶自怀王入秦不 ( ) ⑷于是项梁其言( )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君世世楚将 遂许先帝驱驰B.、不立楚后自立 任重道远

C.、于是项梁然言 空乏身D.、楚人怜至今 大道行也

2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

26、范增认为陈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本文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3、⑴劝说,说服   ⑵本来   ⑶通“返”,回来,返回   ⑷认为……正确。(4分)

24、C(2分)

25、(项梁)就派人到民间寻找楚怀王的嫡孙熊心,(这时熊心)正在给人家牧羊。(2分)

26、陈胜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满足楚国人复国的愿望,因此失去了民心。(2分)

范增说项梁(10分)

居巢(地名)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心:人名,为楚怀王嫡孙熊心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往项梁曰 ( ▲ ) ⑵陈胜败当 ( ▲ )

⑶自怀王入秦不 ( ▲ ) ⑷于是项梁其言( ▲ )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君世世楚将 遂许先帝驱驰B.、不立楚后自立 任重道远

C.、于是项梁然言 空乏身D.、楚人怜至今 大道行也

2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

26、范增认为陈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本文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3、⑴劝说,说服   ⑵本来   ⑶通“返”,回来,返回   ⑷认为……正确。(4分)

24、C(2分)

25、(项梁)就派人到民间寻找楚怀王的嫡孙熊心,(这时熊心)正在给人家牧羊。(2分)

26、陈胜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满足楚国人复国的愿望,因此失去了民心。(2分)

羲之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又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

〖注〗①会稽:浙江绍兴地名。下文“山阴”“蕺山”也是绍兴地名。②姥:老妇人。③固:坚决,坚持。④任率:任性、率真。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 固求之( ▲ ) (2) 又在蕺山见一老姥( ▲ )

(3) 姥初有色( ▲ ) (4)谓姥曰( ▲ )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2)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23.从选文王羲之的三个故事中,你能读出一个怎样的王羲之?(3分)

21.(4分) (1)买  (2)曾经  (3)生气(发怒) (4)于是,就(每处1分)

22.(3分) 王羲之高高兴兴地抄写完,用笼子装着鹅回来了。(翻译时注意“欣然”“笼”等关键词,一个没翻译出来扣0.5分)

23.(3分)任性率直(任率)   乐于助人

译文参考:王羲之生性喜爱鹅,会稽有一个老妇人养了一只鹅,鹅叫得好听,王羲之想把它买来却没有买到,就带着亲友动身前去观看。老妇人听说王羲之即将到来,就把鹅宰了煮好招待王羲之,王羲之为此叹息了一整天。又有山阴的一个道士,养了些好鹅,王羲之前去观看,心里很是高兴,坚决要求买了这些鹅去。道士说:“只要你能替我抄写《道德经》,我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王羲之高高兴兴的抄写完《道德经》,就用笼子装着鹅回来了,觉得很快乐。他就是这样的任性率真。王羲之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一把六角扇在叫买。王羲之就在老妇人的六角扇上每面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开始有些不高兴,王羲之于是对老妇人说:“你只要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卖得一百钱了。”老妇人照此一说,许多人都争着来买这把扇子。 又一天,老妇人又拿扇子来,王羲之笑而不作声。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所推崇,就像这样啊!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7.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又何 ⑵小惠未

⑶神弗 牺牲玉帛

18.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必以分人”中的“以”意思相同的是()(3分)

A.、天下之所顾,攻亲戚之所畔B.、塞忠谏之路也

C.、故临崩寄臣大事也D.、不物喜,不以己悲

1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0. 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呢?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

17. (4分) ①参与  ②同“遍”,遍及(普遍)  ③赐福,保佑   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每处1分) 

18.(3分) C

19. (3分)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翻译时注意“狱”“虽”“”“情”等关键词,一个没翻译出来扣0.5分)

20. (4分) 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1)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2)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3)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4)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要像曹刿那样爱国,为国出谋划策。(4分)

(答案不限于以上所列三点;答出一点,信之成理,语言通顺,就可得满分)

仲淹掌学(10分)

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晏殊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诇①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②:“适疲倦,暂就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以为法。由是四方从者辐凑③,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注释】①诇(xiònɡ):看。②绐(dài):欺骗。③辐凑: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轮轴一样。

2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 读书    (2)

(3) 疲倦   (4) 其人亦妄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

23. 从上文来看,范仲淹在教育学生时体现出了哪些好品质? (3分)

21.(4分)(1) 睡 (2) 责问   (3) 适逢,恰好,正赶上  (4) 回答

22.(3分)范仲淹出题目让学生作赋,一定自己先作一篇,想了解题目的难易。

23.(4分)(勤劳恭谨,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讲究方法)

译文:丞相晏殊留守南京,范公的母亲去世,为母守丧借住在城下。晏公聘请他掌管府学。范公经常住在学堂之中,训导督促学生都很有方法和尺度,辛勤劳苦恭顺谦虚,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典范。晚上给学生上课,读书睡觉吃饭,都定下了时间。总是暗暗地去斋舍察看,见到睡觉的人,就责问他。那人撒谎说:“刚好有些疲倦,刚躺下休息一会。”范仲淹问休息之前看的是什么书,那人也胡乱对答,范仲淹马上取来书问他。那个人不能对答,于是惩罚了他。范仲淹出题目让学生作赋,一定自己先作一篇,想了解题目的难易和用意,也让学生把它作为标准,因为这个从四面八方赶来求学的人络绎不绝。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0分)

【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廪食:官府供食〗

12.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1分)

是 吾 剑 之 所 从 坠。

13.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4分)

吾剑之所从坠 ②不亦

③齐宣王使人吹竽 ④宣王

1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5.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性质。我国古代人民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我们大多可以从中获得启迪,这两篇也不例外。选择其中的最有感触的一篇,把你的心得写下来。(3分)

12. 是 / 吾 剑 之 所 从 坠(1分)

13.①这儿    ②迷惑、糊涂     ③让      ④同“悦”高兴 (每个1分,共4分)

14船已经在前行了,但剑是不会前进的,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2分)

15.甲文的启迪是不能太教条;乙文的启迪是要有真才实学,不能坑蒙拐骗。(3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选自《隆中对》)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选自《出师表》)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天子而令诸侯 挟:

(2)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夙夜:

18.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两项是(2分)( )

A. 将军身率益州众出于秦川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职分也

B. 定中原 通巫峡

C. 还旧都 曹操比袁绍

D. 则名微众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译文: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文:

20.“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段中 “天下计”的内容?【乙】段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老臣心”?(4分)

答:

21.有人认为后主刘禅愚钝无能,先帝刘备驾崩后执掌蜀汉军政大权的诸葛亮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应该取而代之。读完【甲】【乙】两文后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17.(2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1)挟持,控制

  (2)早晚

18.(2分) C D 

19.(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2)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20.(4分)

   (1)“天下计”是指“三分天下”,具体指对曹操“不可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2分)

   (2)最能体现“老臣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分)

21.(4分)开放性题,结合选文分析诸葛亮性格,得出结论,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示例:不同意这种观点(1分)。从选文看诸葛亮受刘氏父子礼遇,先为先主制定三分天下的大计,后受先主托孤重任,他为蜀汉南征北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忠臣良将他绝不会夺权谋逆(2分,意思对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