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

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成诵。及冠,嶷然有声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阱。③宽简:宽松简易。④便:安逸、安适。

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1处)。(1分)

因 取 旧 案 反 覆 观 之

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读书成诵( )

(2)晚号六一居士( )

(3)机阱②在前( )

(4)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

10.用同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译文 :   

11.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2.阅读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3分)

【链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10分)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解释下面的加点字:(2分)

(1)将军既帝室之( )(2)保其岩阻( )(3)深入不( ) (4)庶竭驽钝( )

1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

(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

14、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好《梁父吟》 武陵人捕鱼业B.屏人曰 未若柳絮风起

C.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迎将军者乎 故临崩寄臣大事也D.智术浅短 学不思则罔

15、甲、乙两段文字各自刻画出诸葛亮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16、“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体现了前句中的“天下计”,具体是指“ ”的战略方针;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分)

 12、 (1) 后代;            ⑵ 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3) 长草(的地方);  (4)比喻才能平庸。

13、(1)老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浆来迎接将军你呢?(2)先帝知道我认真(小心)慎重,所以临死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14、D   

15、  甲文段:有卓越的政治远见(或敏锐的洞察力)

      乙文段:感恩图报、忠心耿耿  

16、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读下面【甲】【己】两个语殷,完成11-14题.(10丹)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心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哉。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①,严斥堠②,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③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④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注释】①烽燧:报警的烽火,白天称燧,晚上称烽。②斥堠(hòu):原指探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瞭望。③犒(kào):犒赏。④殆:通“怠”,懈怠。

11.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I)望其旗( ) (2)用人不尽其所( )

1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诃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1

A.公与乘 凡战

B.虽并天下 公问其

C.既克 胜养其心

D.登轼望之 士不厌兵

13.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译文:

14.【乙】文中哪一句与【甲】文的“夫战,勇气也”表达的是相同的战略思想?(2分)

答:

11. (1)倒下(1分)    (2)想要(1分)

12.C(2分)

13.(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面鼓士气就枯竭了(2分)。

  (2)这就是黄帝打了七十场仗而士兵仍不懈患的原因(2分)。

14.既战养其气(2分)

阅读【甲】 【乙】两段选文,完成7~9题(8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①,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②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③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④万,而专属⑤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节选自《战国策》)

【注】①昭奚恤:楚国的令尹(相)。②江乙:卫国人,当时在楚国做官。③长:为首领,执掌。④带甲:精兵。⑤属:隶属,归属。

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分)

(1)今齐地千里____。

(2)兽见之皆____。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2)犹百兽之畏虎也。

译文:                                   

9.【甲】【乙】两文都采用设喻方法说理。【甲】文邹思用切身经历设喻,劝谏齐威王____;

【乙】文江乙用寓言设喻,告诉楚宣王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寓言故事是____ 。(2分)

7. (1)方圆  (2)跑(2分)8.(4分)(1)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2)这就象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9.(2分)甲: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乙:狐假虎威。

牧竖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牧竖:童仆 ②少顷:不一会儿工夫。③致:使。④舍此趋彼: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⑤前树又鸣:指前树上的小狼又叫。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斜体的的词语。(2分)

(1)气已矣( ) (2)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

(3)各登一树,相数十步( ) (4)既而奄奄僵卧( )

2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2分)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

22.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2分)

20.(2分)

(1)绝(    断           )           (2)仓皇(  着急慌张的样子      )

(3)去 (    距          )           (4)既而( 不久            )

21.狼听到声音四下里看,才望见小狼,(2分)

22.狼虽是凶残之物,但它表现出的疼爱子女的母性,也令人感动.(2分)

吴郡陈遗①,家至孝。母好食铛②底焦饭,遗作郡主簿③,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④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⑤,袁府君⑥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⑦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陈遗:人名。②铛(chēng):一种铁锅。焦饭:即锅巴。③主簿(bù):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④贮录:贮藏。⑤孙恩:东晋末,孙恩聚众数万,攻陷郡县。后来攻打临海郡时被打败,跳海死。贼出吴郡:在吴郡作乱。⑥袁府君:即袁山松,时任吴国太守。⑦未展:来不及。

13.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2分)

时 人 以 为 纯 孝 之 报 也。

14.请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表达你的阅读感悟。(30字以内)(2分)

[edb5210581fc22ed.jpg]

[62fc3e7c167211ca.jpg]

[1d93809320e43bf3.jpg]

卖油翁(11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射于家圃 ( ) ②有卖油翁担而立 ( )

③尔敢轻吾射! ( ) ④取一葫芦置于地 ( )

19、翻译下面句子:(3分)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答:

20、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用“/”在应停顿处划开。(四处,每处0.5分,2分)

乃 取 一 葫 芦 置 于 地 以 钱 覆 其 口 徐 以 杓 酌 油 沥 之 自 钱 孔 入 而 钱 不 湿。

21、从这则短文中,你获得了什么启发?(2分)

答:

18、①曾经  ②放下  ③怎么,哪里  ④于是,就  (4分)

19、(老翁)在一旁看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中八九,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表示赞许他的箭术。(3分)

20、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21、业精于勤;熟能生巧;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应用自如的。(意思对即可得分)

伤仲永(1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①父焉 ( )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 ( )

于材人远矣 ( ) ④赏赐百千 ( )

⑤对镜花黄 ( ) ⑥卿言多务,若孤?( )

16、写出文中属于侧面描写的句子两句:(2分)

答: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5、⑴对……感到诧异  ⑵完成  ⑶胜过,超过  ⑷有余  ⑸通“贴”  ⑹谁

16、侧面描写:“父异焉”“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余闻之也久”

17、⑴父亲认为这样做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仲永)学习。

⑵士人分别三天,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范增说项梁(10分)

居巢(地名)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心:人名,为楚怀王嫡孙熊心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往项梁曰 ( ) ⑵陈胜败当 ( )

⑶自怀王入秦不 ( ) ⑷于是项梁其言( )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君世世楚将 遂许先帝驱驰B.、不立楚后自立 任重道远

C.、于是项梁然言 空乏身D.、楚人怜至今 大道行也

2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

26、范增认为陈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本文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3、⑴劝说,说服   ⑵本来   ⑶通“返”,回来,返回   ⑷认为……正确。(4分)

24、C(2分)

25、(项梁)就派人到民间寻找楚怀王的嫡孙熊心,(这时熊心)正在给人家牧羊。(2分)

26、陈胜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满足楚国人复国的愿望,因此失去了民心。(2分)

范增说项梁(10分)

居巢(地名)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心:人名,为楚怀王嫡孙熊心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往项梁曰 ( ▲ ) ⑵陈胜败当 ( ▲ )

⑶自怀王入秦不 ( ▲ ) ⑷于是项梁其言( ▲ )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君世世楚将 遂许先帝驱驰B.、不立楚后自立 任重道远

C.、于是项梁然言 空乏身D.、楚人怜至今 大道行也

2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

26、范增认为陈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本文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3、⑴劝说,说服   ⑵本来   ⑶通“返”,回来,返回   ⑷认为……正确。(4分)

24、C(2分)

25、(项梁)就派人到民间寻找楚怀王的嫡孙熊心,(这时熊心)正在给人家牧羊。(2分)

26、陈胜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满足楚国人复国的愿望,因此失去了民心。(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