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曹刿论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①肉食者(     ) ②小惠未(     )

牺牲玉帛(     ) ④虽不能(     )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肉食者之   聚室而

B.又何焉    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弗敢也    万钟于我何

D.忠之也    予作文以记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文:                                    

(2)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文:                                             

4、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                                      

1、①鄙陋。目光短浅.②同“遍”,遗及,普遍。③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④明察,弄清楚。

2、A

3、①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②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4、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请用“/”给选文的第二段文字断句。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子墨子闻,起于鲁。( )

②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②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4、根据上面选文,墨子是如何说服公输盘的?

1、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2、①这个消息(或这件事) ②聪明

3、①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将要拿去攻打宋国。 ②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的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明白事理。    4、略

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②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③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④公输盘不说。

⑤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⑥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⑦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⑧公输盘服。

⑨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⑩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⑾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⑿公输盘曰:“诺。”

1、解释加点的字词。

(1)子墨子闻之,于鲁 ( )(2)子墨子,再拜 ( )(3)吾固不杀人 ( )(4)夫子命焉 ( )(5)不可谓类 ( )(6)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 ( )

2、第①段概括了墨子整个行程的句子是什么?体现了墨子什么精神?

答:

3、墨子见公输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答;

4、翻译下列句子。

(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2)请献十金。

5、墨子止楚攻宋的前提是什么?他是怎样诱使和激发公输盘承认这一前提的?

答:

1、(1)动身   (2)起身   (3)讲道义   (4)表疑问  (5)明白事理

(6)仁爱

2、行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体现了:“讲和平仁爱”的精神。

3、阻止攻打宋国。

4(1)杀死不足的人民去争夺有余的土地,不能算是明智。

(2)请允许我奉送你十金。

5、仁义。先是请公输盘帮他杀人,然后引出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自相矛盾的话,从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道义上驳得公输盘哑口无言。

《墨子·公输》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秀,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①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地,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 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②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子墨子九(通“拒”,抵挡)之B.子墨子之守(通“御”,抵挡)有余

C.、公输盘(通“屈”,折服)D.、在宋城上而待楚(盗匪)矣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B.、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吾知子之所以距我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译文:①

4、墨子用“文轩”“锦秀”“粱肉”比楚国之 ,用“敝舆”“短褐”“糠糟”比宋国 ,其最终目的是

15、本文记叙墨子成功阻止楚国进攻宋国,《唐雎不辱使命》也写了唐雎在强秦面前使安陵国避过一劫。按照你的理解,请简要说说墨子和唐雎为什么能成功阻止强国要对弱国发动的战争?

答:

1、D      2、A       3、①这是什么样的人?       ②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        4、国力强大(或:地大物博)       贫穷弱小(或:国力弱小)

劝阻楚国侵略宋国           5、答案开放。可以从战争的性质来谈,也可以从人物的机智、谋略以及精神来谈,言之有理有据即可。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手?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性酒,家贫不能常得 嗜:

(2)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

2、把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原文回答。

“赞曰”中“ ”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传文”中的“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 ”,“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爱好,“ ”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

4、“亲旧知其如此”中的“此”指代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

5、请联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和《饮酒》,说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

答:

1、①特别爱好 ②到,往     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3、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好读书性嗜酒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4、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5、“志”是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性酒_________ _ (2)置酒而招之_________

(3)如也__________ (4)在必醉________

2、下列加点的“以”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忘怀得失,此自终。

A.、虽乘奔御风不疾也B.、不物喜

C.、因以为号焉D.、臣是无请也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B.曾不吝/情去留

C.无怀氏/之民欤D.或置酒/而招之

4、、文中的“赞”是__________ 文字,赞语中_________ 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译文:

(2)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1、(1)喜爱、爱好    (2)有的人   (3)安然自若的样子     (4)希望    2、、C

3、B       4、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1)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2)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中于发财做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缇萦救父

  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①,以刑罪②当传③西之长安。

  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④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⑤,今坐法⑥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⑦,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⑧,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⑨,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亦除肉刑法。 (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注释】①意:即缇萦之父淳于意,名医。淳于为复姓。②刑罪:指割鼻、断肢之类的肉刑。③传:押解。 ④少女:最小的女儿⑤廉平:廉洁、正直。⑥坐法:触犯法律⑦不可复续:不可能再生。⑧由:经达⑨官婢:官府的奴婢。

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B.、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

C.、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D.、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

10、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2分)

(1)当:( ) (2)虽( )

11、说说“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的意思(2分)

12、为了解救父亲,缇萦在上书中提出了怎样的请求?(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3、结合选文,说说你认为缇萦身上有哪些可贵之处?(2分)

9B

[f94e4ab46c9a19ec.jpg]

13、孝顺,勇敢,有仁慈之心(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下列问题。(12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形貌(yì)丽B.、(fú)如远甚

C.、(qī)年之后D.、皆(cháo)于齐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旦日( ) ②( )年

③臣之妻( )臣 ④( )问其妾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译:

②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译:

(4)、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分)

(1)C

(2)旦日:第二天   期,满。   私:动词,对……偏爱。 复:又,再。

(3)①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②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

(4)讲述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炀帝意犹不( ) (2)遂灭亡(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竟然能够不兴起徭役,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B.终于使得徭役不兴起,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贫乐道。

C.居然使得徭役不兴起,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贫乐道。

D.于是能够不兴起徭役,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14.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 (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15.从文中看,你认为唐太宗是一个 的君王。(4分)

12.(4分)(1)满足 (2分)  (2)导致(招引)(引来)(2分)

13. (2分)D

14. (2分)百姓不堪

15.(4分) 勤恳治国、以民为本(意思相近即可)

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8分)

王武恭公德用抚士,虽里儿巷妇,外至夷狄,皆知其名氏。御史中丞孔道辅等,因事以为言,乃罢枢密,出镇。又贬官,知随州。士皆为之惧,公举止言色如平时,唯不接宾客而已。久之,道辅,客有谓公曰:“此害公者也。”愀然曰:“孔公以职言事,岂害我者?可惜朝廷一直臣!”于是,言者终身以为愧,而士大夫服公为有量。

【注释】① 王德用,北宋名将,谥武恭。②以为言:意思是弹劾王德用。③枢密:宋朝的__高官。④出镇:出朝廷,镇守外地。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王武恭公德用抚士 ( ) (2)久之,道辅 ( )

11.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孔道辅在工作的时候谈论其他事情,难道妨碍我了吗?

B.孔道辅在自己的职位上说职责内的事,怎么是害我呢?

C.孔道辅在自己的官职上说相关事情,莫非他是想害我?

D.孔道辅在安排职务的时候说到其他事情,难道要害我?

12.王德用被贬之后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2分)

13.本文主要表现了王武恭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分)

10.(1)善于,擅长(1分)    (2)死,去世  (1分)

11.B  (2分)

12.(公)举止言色如平时,唯不接宾客而已。      (2分)

13.不计较个人得失 (或:有度量)(1分)  忠心为国  (1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