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1—14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 忠之属也 属: ②公问其故 故
12. 下列加点词与“神弗福也”中的“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吾妻之美我者 B. 名之者谁
C. 忿恚尉 D. 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 何以战
译文:
②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译文:
14.阅读第①段,说说曹刿为什么要提出“战则请从”。(2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11. ① 类 ② 原因、缘故
评分:共2分。每题1分。
12.B 2分。
13.① (您)凭什么(与齐国)作战
②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评分:2分。
14. 为国分忧;肉食者鄙,不能远谋。
评分:共2分。每点1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 15-17 题。(10分)
《赵普》片段: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5、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习吏事( ) 及为相( ) 手不释卷( ) 阖户( )
16、对《孙权劝学》中相关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当涂:当道;涂,道路。
C.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D.见事: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17、写出下列语句的基本意思。(2分)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___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
18、结合两文,说说赵普和吕蒙有哪些共同之处。(至少列举2个方面)(4分)
___
___
15、熟悉; 等到;放下;关上 16、B
17、(1)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
(2)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
18、两人的成就都很大;两人都善于听取他人的忠告;读书后他们的处事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共4分。两个方面各2分。意对即可)
义牛者,宜兴铜棺山农人吴孝先家水牛也。力而有德,日耕田二亩,虽饥甚,不食田中苗。吴宝之,令其十三岁子希年牧之。一日,希年牧牛,跨牛背随牛所之。牛方食草涧边,一虎从牛后林中出,意欲攫希年。牛知之,即旋身转向虎,徐行啮草。希年惧,伏牛背不敢动。虎见牛来,且踞以俟,意相近,即攫牛背儿也。牛将迫虎,促奔而前,猛力触虎。虎方垂涎牛背儿,不及避,踣①而仰偃涧中,不能辗。水浸虎首,虎毙。希年驱牛返,白父,集众舁②虎归,烹之。
他日,孝先与邻人王佛生争水。王富而暴,素为乡里所怨,皆不直③之,而袒孝先,王益怒,率其子殴孝先死。希年讼于官,王重赂邑令,反杖希年,希年毙杖下,无他昆季④可白冤者。孝先妻周氏,日号哭于牛之前,且告牛曰:“曩⑤幸藉汝,吾儿得免果虎腹。今父子俱死于仇人矣,皇天后土⑥,谁为我雪恨耶?”牛忽长鸣,奔至王家。王父子三人方延客欢饮,牛直登其堂,竟抵王,王毙,复抵二子,二子毙,客有持杆与牛斗者,皆伤。邻里趋白令,令闻之,怖死。
【注】①踣:跌倒。②舁:抬。③直:公正地对待。④昆季:兄弟。⑤曩:从前。⑥皇天后土:上天和大地。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吴宝之,令其十三岁子希年牧之(把……当作宝贝)
B.、牛将迫虎,促奔而前(靠近)
C.、吾儿得免果虎腹(结果)
D.、王父子三人方延客欢饮(邀请)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力而有德,日耕田二亩 国险而民附
B.、希年牧牛,跨牛背随牛所之 将军岂愿见之乎
C.、日号哭于牛之前 躬耕于南阳
D.、牛直登其堂,竟抵王 卜者知其指意
21、用现代汉语写出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牛知之,即旋身转向虎,徐行啮草。
②今父子俱死于仇人矣,皇天后土,谁为我雪恨耶?
22、本文中的义牛的“义”表现在哪里?文章借义牛的故事想要表达一个怎样的意愿?(4分)
19、C(3分)
20、A C(4分)
21、①牛知道了这个情况,就转过身子面向老虎,慢慢地踱着步吃草。(2分)
②如今他们父子都死在仇人手里,上天和大地,谁来替我报仇雪恨呢?(2分)
22、义的表现:吴家的牛把想吃吴希年的老虎顶入水中,老虎被淹死,吴希年获救。 吴
家的牛替被打死的吴家父子报仇雪恨。(2分)
表达了劳动人民企盼除暴安良的英雄和__凶暴的压迫者的意愿。(2分)
文言文阅读(15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岸谷: ②忌克:
③龌龊: ④颜色: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②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20.简要说说文章写了赵普哪两件事。(2分)
① ②
21.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为国事敢犯颜直谏,回想一下,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这样的人?请写出两个。(2分)
、
22.文中的“太祖”指的是宋朝的开国皇帝 。从这篇文章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君主?(3分)
18.①形容人严肃刚正 ②对人忌妒刻薄。③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④脸色
19.①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②太祖生气了,撕碎了赵普的奏章扔在地上。(意对即可)
20.①专心致志,刻苦读书 ;②以天下为己任冒死奏荐人才
21.海瑞、魏征等。
22.赵匡胤。太祖是个偶尔固执,但最终仍会明辨是非的君主。
(浙江温州)
(三)(13分)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
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 (2)乃把晖臂曰
(3)举手未敢对 (4)子孙窃怪之
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欲以妻子托来生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晖以堪先达C.以残年余力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23.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3分)
20.(4分)(1)一向,平素 (2)握,持 (3)答复,回答 (4)感到奇怪
21.(3分)D
22.(3分)朱晖听说他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去问候看望,并救济他们很多东西。
23.(3分)朱晖是个重信义(情义)的人,虽然口头没有答应张堪的嘱托,却铭记在心,在张堪死后,还是帮助他的家人。
(浙江衢州)
白侯之贤
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①之贤。予问之曰:“侯定科繇②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赋③,一州服其平。”“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④。”“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
予问己,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义盛称其贤。白侯之贤信己。”
(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有删减)
【注释】①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②繇(yáo):徭役。③赋:税。④问:问罪,责难。X kb 1.co m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豪者善避役 (2)顾谓二三子曰 (3)白侯之贤信己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
23.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字,概括白侯之贤。(2分)
察奸明,定赋平,衢人赞之;律己(1) ,驭吏(2) ,天子嘉之。
21.(3分)(1)擅长,善于(2)回头(3)确实,真实
22.(2分)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意思符合即可)
23.(2分)(1)清(约)(2)严
(山东泰安)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
哀溺文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A.道路 B.道理 C.引导 D.方法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顶是( )(2分)
A.乃博览群籍 凡三往,乃见 B.以《易》为宗 虽不能察,必以情
C.忽于眠中 皆朝于齐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 实是欲界之仙都
20.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榔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22.文中吕蒙的好学休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A (2)B(2分,每小题1分)
20.D(2分)
21.C(2分)
22.①博览群书 ②梦中诵书(2分,每点1 分,意思符合即可)
(山东聊城)
(二)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w ww .xkb1.c om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8.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
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
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
D.或阻之(或:有的人)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0.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8.A 说明:本题2分。
9.(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说明:本题2分。
10.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说明:本题2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可得1分,三点及以上得2分。
(山东德州)
(三)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寇准传》
【注释】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
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每期会赋役( ) ②事决乃退( )
1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18.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6.答案示例:①适逢、正赶上 ②才
评分:没空1分,共2分。
17.答案示例: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骗皇上呢?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示例: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
评分:32分,答出三点即可。
(山东滨州)
文言文比较阅读。(10分)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选自《公输》)
【乙】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①,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②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选自《墨子》)
注释:①处:闲居。②如:应该,应当。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1分)
荆 之 地 方 千 里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舍其文轩( ) ⑵此为何若人
⑶过故人( ) ⑸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
11.翻译句子。(2分)
⑴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⑵子不若已。
12.【甲】文表明了墨子 的主张;【乙】文划线句子体现了墨子
的品质(2分)
13.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往往体现在类比推理上,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明。(3分)
9.荆之地 / 方五千里 评分:共1分。
10.⑴舍弃,丢弃 ⑵什么样的 ⑶拜访 ⑷更加 评分:共2分。每小题0.5分,意思对即可。
11.⑴这就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 ⑵你不如停止算了。
评分:共2分。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12.非攻(兼爱)(或反对战争) 坚忍不拔(或坚守信念)等 评分:共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3.示例:【甲】先用一个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连用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物产丰富和宋国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乙】先假设“一人耕而九人处,耕者益急”,类推出“天下莫为义,子如劝我”的结论。
评分:共3分。每例分析准确各得1分,语言通顺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