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今之庸医妄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注:①迎:迎接他出诊的人 ②饧:读táng,同“糖”。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明名医戴原礼至京 ( ) (2)一医家术甚高( )

(3)走而告曰 ( ) (4)偶一求药者既( )

20.翻译句子。(2分)

原礼心异之,问其故。

21.谈谈文中“医家”是怎样一个人?(2分)

19.(1)曾经   (2)听说   (3)他,指求药者   (4 )离开(2分)

20.原礼心里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问他原因。(把握重点词“异”“故”的意思)(2分)

21.是一位好心(不失一定医德)的人,但又是一位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贻笑大方、不识字)的人。(2分)

君子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华峤《谱叙》曰:“歆为下郢令,汉室方乱,乃与同志士郑太等六七人避世。自武关出,道遇一丈夫独行,愿得与俱。皆哀之,歆独曰:“不可。今在危险中,祸福患害,义犹一也。今无故收之,不知义。若有进退,可中弃乎?”众不忍,卒与俱行。此丈夫中道堕井,皆欲弃之。歆乃曰:“已俱矣,弃之不义。”卒共还,出之后别。

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世以此定人之优劣。

①胡贼:古代对北方匈奴人的蔑称。②乡:通“向”。③赞:古代文体名称。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吾今死矣,子可(离开) B.友人有疾,不忍之(丢下)

C.皆哀之(同意) D.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绝对)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出之后别 广起,夺杀尉

B.子令吾去,败义求生 可一战

C.今无故收之,不知义 亲旧知如此

D.已俱矣,弃之不义 每臣论此事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②今在危险中,祸福患害,义犹一也。

22.作者认为世人以什么“定人之优劣”?结合文中人物简要分析。(4分)

19.D (3分)      20.A D(4分,各2分)

21.①于是(胡贼)撤军回去,整个郡城得以保全。

②现在在危险之中,有祸福患难,大家(讲)道义应像一个人一样。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胡贼攻郡,生死之时,荀巨伯不丢弃朋友;乱世逃难中,华歆不放弃同伴;文天祥从容临刑,

自谓尽义无愧。三人都尽到道义,言与行能成为世人的模范。

(4分,事例分析2分,指出观点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2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3分)

① 子墨子距之。  九:______________

② 子墨子之守有余。 圉:______________

③ 在宋城上而待楚矣。 寇:______________

23.下面加点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1分)

才美不外 牒为械

A. B.

于是公输盘 能径寸之木,为宫室……

子墨子九距 楚王问其

C. D.

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彼竭我盈,克之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3分)

①吾知所以距子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杀臣不能绝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本段文字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交代激战之结果,用 ________ 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用原文回答) (3分)

22.(3分)①表示次数多。   ②圉:通“御”,抵抗    ③寇:入侵

  23.B   24.① 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你了。(“所以”、“距”各1分,文句通顺1分,共3分) ②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 杀 )尽( 宋的守御者 )。(“虽”、“绝”各1分,文句通顺1分,共3分) 25.攻械尽、守圉有余,诎( 公输盘诎 ) (各1分,共3分)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兴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注释】①秘剑:皇家用的刀剑。 ②契:刻的文字。 ③缣帛:绸缎布匹。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后世法( ) (2)自是莫不用焉( )

13.下列句中,“之”与画线句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B.公将鼓之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D.两狼之并驱如故

14.上文采用 的写法,凸显了“蔡侯纸” 的特点。(3分)

15.纵观全文,蔡伦是一个 的人。(3分)

12.(4分) (1)被 (“成为”也翻得通)    (2)跟从

13.(2分)C

14.(3分)对比     价廉   轻便

15.(3分)做事认真、敢于创新  (“敢于创新”是核心)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为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击:魏文侯的儿子。②何如主:怎样的君主。③任座:人名,魏国大臣。④趋:快走。

17.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词。(2分)

(1)臣知不如徐公美 (2)面刺寡人之过者

(3)不封君之弟 (4)使翟璜召任座而

18.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19、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3分)

20.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进行比较。(3分)

(1)方式相同处:

(2)方式不同处:

17.⑴诚:确实,实在  ⑵面刺:当面指责  ⑶以:用、把、拿  ⑷反:同“返”,使……返回(仅答出“返回”或“同‘返’”也可) (2分)

18.⑴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未译出“蔽”的被动用法扣1分)⑵刚才(先前)任座的话很耿直(说的直率),因此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向者”“直”“是以”为得分点)(4分)

19、察纳雅言(开张圣听咨诹善道)(2分)

20.(3分)(1)同:语言委婉,讲究技巧(意思对即可,1分) (2)异:邹忌推己及人,用类比的方法规劝国君;翟璜先取悦国君,再从侧面对其进行暗示。(意思对即可,各1分,共2分)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天大雨( ) (2)今亦死( )

(3)死( ) (4)楚人之( )

18. 翻译(4分)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19..用文中的的词语组成两个四字短语,概括陈胜、吴广利用鬼神来“威众”的两件事:

。(2分)

20.文中写道“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有人认为这是造成大泽乡起义的根本原因。假如不下雨,道亦通,不失期,是否还会农民起义?说说你的看法。(4分)

17.(1)适逢,恰巧遇到(2)逃亡(3)同样(4)爱怜(2分)

18.(1)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2)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4分)

19.鱼腹置书    篝火狐鸣(2分)

20.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会起义。因为秦王朝的统治十分残酷,人们无法忍受(从“天下苦秦久矣”可以看出),起义时必然的。或暂时不会起义,因为天不下雨,道路畅通,没有误期,无杀头之忧,所以暂时不会引发这场农民起义。(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

2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忽眠中 ⑵俄而起惊

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⑷日月广明之

27.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⑵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

⑶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28.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26.⑴在⑵一会儿⑶刚才⑷道理

27.⑴吕蒙于是博览群书,而以《易经》为主要学习对象。⑵与我谈论世代治乱兴衰之事。⑶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28.①博览群书  ②梦中诵书

阅读《锅巴救命》一文,完成6-9题。(14分)

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陈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世说新语》)

【注】①铛:铁锅。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③伫录:贮藏。④遗(wèi):赠送。⑤值:遇到。⑥未展:来不及。

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7分)

⑴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 好铛底焦饭( ) ②装一囊( )

③逃山泽( ) ④多饥死( )

⑵与“陈独以焦饭得活”中“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备一板内有重复着(《活板》》B.、能径寸之木(《核舟记》)

C.、策之不其道(《马说》)D.、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7、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陈 已 聚 敛 得 数 斗 焦 饭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宾客意稍舒,稍稍正坐。(《口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了这则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⑴①吃 ②经常、常常 ③跑 ④都 (每个1分,4分)  ⑵D(3分)

7、陈  /  已  聚  敛  得  /  数  斗  焦  饭  (2分)

8、⑴每次煮饭,(陈遗)就把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大意对即可,2分)

⑵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正了。(“意”“稍稍”翻译到位,2分)

9、示例:⑴孝顺父母,是做儿女的本分。⑵孝顺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持之以恒。⑶百善孝为先。⑷父母为儿女付出了很多,做儿女的要学会感恩。⑸善有善报。(意思相近即可,2分)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曰:“舟自漂至,而__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④覆按:复审案件。⑤丰裁:风纪。

19.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段2处)(2分)

灌 率 武 勇 结 屯 林 中 盗 不 敢 入 一 乡 赖 以 全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灌诣军门见( ) (2)命筑城泰州( )(3)百姓赖( )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1. 结合本文所列举的事件,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3分)

1、    灌 率 武 勇 结 屯 林 中 / 盗 不 敢 入 / 一 乡 赖 以 全(2分)

20.(1)拜见 (2)不久  (3)都 (3分)

21. 陈灌建立学堂,邀请老师,选出有才的年轻后辈跟随老师学习。(2分)

22. 从他在世将乱前在住处周期种了大量的树,保全一乡人可以看出他智慧过人,有先见之明;从他建学校邀请老师教育学生看出他重视教育;从他访问疾苦、禁止豪强兼并可见他体恤民情等。(3分)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公输》)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子墨子九之( )(2)在宋城上而待楚矣( )(3)子墨子之守有余( )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牒为械 丛草为林 B.胡不乎 死而后,不亦远乎

C.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杀臣 D.胡不我于王 才美不外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18.阅读以上文段,说说你认为墨子能说服楚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15.(1)通“拒”(2)入侵(3)通“御”,抵挡(3分)

16.  D(2分)

17.虽然如此,公输盘替我制造云梯,必定要攻取宋国(3分)

18.墨子能说服楚王的主要原因:善于将道义与实力结合,并运用了类比、对比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劝说技巧。(3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