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后诏三府掾属③举谣言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⑤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⑥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⑦哉! 以会日⑧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⑨,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⑩,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
【注】①汝南征羌:郡县名。 ②厉:磨练。 ③掾属:下属的官。 ④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 ⑤猥:众多。 ⑥叨秽:__。 ⑦简札:指奏章。 ⑧会日:指三公会议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 ⑩塞:消弭,平息。
7.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会日迫促”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土砾凸者为丘 B. 以其境过清
C.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
B. 因为弹劾人数过多,范滂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如检举失实,甘愿接受死刑。
C. 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
D. 建宁二年,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道和县令郭揖的行为表现了对范滂的无比敬仰。
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⑵疑有私故
⑶即自诣狱 ⑷引与俱亡
10.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2分)
⑵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2分)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09:11
免费下载:《2012年初三调研考试试卷语文及答案》Word试卷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后诏三府掾属③举谣言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⑤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⑥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⑦哉! 以会日⑧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⑨,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⑩,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
【注】①汝南征羌:郡县名。 ②厉:磨练。 ③掾属:下属的官。 ④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 ⑤猥:众多。 ⑥叨秽:__。 ⑦简札:指奏章。 ⑧会日:指三公会议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 ⑩塞:消弭,平息。
7.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会日迫促”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土砾凸者为丘 B. 以其境过清
C.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
B. 因为弹劾人数过多,范滂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如检举失实,甘愿接受死刑。
C. 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
D. 建宁二年,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道和县令郭揖的行为表现了对范滂的无比敬仰。
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⑵疑有私故
⑶即自诣狱 ⑷引与俱亡
10.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2分)
⑵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2分)
本题关键词:澄清池,招标澄清,吸附澄清法,清明节,天天清牌天天清大茶,文件澄清说明,招标文件澄清,文件澄清时间,中清之腑,清虚之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