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郑人买履》,完成文后问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 履( ) ② 操( )

③ 度( ) ④ 宁( )

2.翻译: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译文:

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

1.①鞋子 ②拿 ③量长短 ④宁可。

2.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关了,他终于没买到鞋。

3.启发人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阅读《咏雪》(原文略),做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集 (2)俄而雪

(3)撒盐空中差可 (4)未若柳絮风起

2、写出下面句子的译文。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

事件“ ”等要素。

4、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答:

5、选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答:

1、(1)家庭内(2)大而急(3)比拟(4)凭借

2、(1)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侄子辈的人谈论诗文。(2)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寒雪日   内集    谢太傅与儿女   讲论文义

4、营造了一种其乐融融,非常温馨、又非常民主的那种世家特有的文化氛围。

5、“大笑乐”可作多种理解: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②“笑”前喻,“乐”后喻;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阅读《塞翁失马》(原文略),完成后面的题目。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有术者 (2)数月

(3)人皆之 (4)其马胡骏马而归

2、翻译下列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3、全文共9句话,可分为四个层次,请用“∥”在下面标出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4、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战争的惨烈?作者为什么要写战争的惨烈?

答:

5、作者反复写福祸,有何用意?

答:

1、(1)擅长(2)经过(3)对其不幸表示安慰(4)带领

2、(1)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2)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战死在战场上了。   3、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进一步说明了塞翁的“祸福相依”的看法。   5、是想告诉人们,祸福相依,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略),做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与友行 (2)去后

(3)相委而 (4)下车

2、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答: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答:

5、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合适不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

答:

 1、约定   才    离开    拉

 2、(1)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2)父亲的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他,元芳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门。

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5、示例一:合适。因为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在前,对“无信”“无礼”之人无需以礼相待。  示例二:不合适。尽管父亲的朋友曾经失信、失礼,但他毕竟是一个长辈,而且他已经认错,并在想办法弥补过错,陈元方的待客之道当然不对。

  年羹尧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有删改)

【注】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军中不解其 ( ▲ ) ②次日( ▲ )

③领飞三百 ( ▲ ) ④此西南十里 ( ▲ )

(2)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一霎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默识之(《〈论语〉八则》) B.言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C.夺杀尉 (《陈涉世家》) D.鸣之不能通其意(《马说》)

9.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2分)

令 各 将 束 草 掷 入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2分)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2分)

11.联系选文,分析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8.(1)①原因,缘故    ②等到   ③骑兵   ④距离、相距  (每词1分,共4分)  

(2)选A,表示修饰,( B表示并列;c表承接;D表示转折)

9.令/ 各 将/ 束 草 掷 入(2分)

10.(1)番人正是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突然(或快速)到来了。(2分)

(2)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2分)

11.答案要点: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于①重视人才,广招天下才士。②预备板、草,越沟攻破贼巢。善于了解和利用战地环境。③派骑三百,密林搜歼敌人。善于正确判断敌情,善于指挥__作战。(答到两点,一定要联系选文内容分析)(即得2分)

【译文】年羹尧镇守西安时,广泛寻求天下有才之士,用厚禄供养为幕僚。蒋衡应聘而来,年羹尧非常爱惜他的才学……年羹尧征伐青海时,军营临时驻扎后,忽然传令说:“明天出兵,每人各带木板一块、草一捆。”军中上下不明白原因。等到第二天,遇到淤泥深坑,让军士把草束起来扔进坑里,上面铺上木板,军队行进没有阴碍。这个西南民族的人正是以此坑为天险,大意间不料大队敌军忽然压境。如此这般攻陷敌人的巢穴。又一次年羹尧征伐西藏时,一天晚上漏三下时,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片刻之后就停下来。年羹尧匆忙唤来参将,带300快马出营,往西南方向的密林中搜索贼兵,果然尽数抓获。有人问原因,年羹尧说:“只一下就停下来,肯定不是风,是飞鸟受惊振动翅膀的声音。半夜鸟飞出,肯定有人惊扰它。这里距离西南十里的地方,有茂密的树林,栖息的飞鸟肯定很多,我料想是贼兵来埋伏,所以惊起鸟群来。”

[甲]吴广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是时恒楚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9.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4分)

①吴广爱人 素: ②至陈 比:

③使公即恒楚 将: ④是时恒楚 亡: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

A. 士卒多用者/吴广都尉 B.陈胜佐,并杀两尉/辍耕陇上,怅恨久之

C. 广起,夺杀尉/为坛盟 D.壮士不死即已/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

12.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答:

13.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答:

9.①素:向来   ②比:等到   ③将:统帅,率领   ④亡:逃亡    (每词1分)

10.C   (3分)

11. 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②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

( 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每句3分) 

12. 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2分)

13. 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确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意思对即可)(4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文侯与虞人 期猎。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释】 ①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 ②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 ③焉之:到什么地方去。之:往,去,到。焉:何,哪里。 ④罢:文中指停止。

10.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相委而( ▲ ) (2)日,饮酒乐( ▲ )

1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

魏 于 是 乎 始 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13.甲乙两文的主题,都和一个“ ”字有关。甲文中,表现友人“知错能改”的一个动作是“ ”;乙文中,“天雨”二字所起的作用是 。(3分)

10.(2分)(1)离开;(2)这(每小题1分)

11. (2分)魏︱于 是 乎︱始 强

12.(4分)(1)友人觉得惭愧,下车来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2)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怎么能不去赴约呢?(每小题2分,加点处为得分点。)

13.(3分)信 ; 引; 表现文侯克服困难,履行诺言的品质。(每空1分)

〖附〗《文侯期猎》译文:

魏文侯与管理山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来,文侯准备去赴约。左右官员们说:“今天您喝了酒,天又下雨,您还要到哪里去?”文侯说:“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怎么能不去赴约呢?”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停止了宴席。魏国于是开始(变得)更加强盛(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故不错意也 错意:

(2)轻寡人与 与: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翻译:

(2)请广于君 翻译:

14.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4分)

(1)段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

答:

(2)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

答:

12.(1)置意     

(2)通“欤”,吗(共2分,每词1分)

13.(1) 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2)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共4分,每句2分)

14.(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共4分,每问2分)

【甲文】 咏 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节选,有删减)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坐上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行不上半里多路,……望见一簇人家,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林冲径到店里,主人问道:“客人哪里来?”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林冲道:“原来如此。”店主道:“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

6、【甲文】中标题“咏雪”的“咏”字,意思是 。(2分)

7、【甲文】中,“欣然、大笑乐”写出了 的家庭氛围。(2分)

8、【甲文】中将雪比喻为“撒盐”、“柳絮”,【乙文】中将雪比喻为 。(2分)

9、【甲文】中的一个“骤”字和【乙文】中一个 字,都写出了雪下得大、急、密的特点。(2分)

10、【乙文】中“且请少坐”的“少”字是表示时间的,请从【甲文】中也找出一个表示时间的词。(2分)

11、【乙文】节选自《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2分)

6.歌咏、吟咏(意对即可)

7.温馨和睦、融洽欢快(不求统一,符合文意即可)

8.碎琼乱玉    9.紧    10.俄而   11.《水浒传》 施耐庵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解释加点字。

俄而     俄而:        骤:

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所似:

寒雪日内集   内集:

11、解释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撒盐空中差可拟。

1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10、略

11、略

12、民主、轻松、愉悦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