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苏秦止孟尝君入秦》回答8——11题。(14分)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君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选自《战国策·齐策》题目是编者加的)

【注释】①孟尝君:即田文,齐国宗亲。②人事:人世间的事情。③淄:淄水

④挺:同“挻”,shān,揉捏。⑤如:前往,去。⑥塞:要塞。⑦土偶人:用泥土捏的人。桃梗:用桃木枝刻的人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者千数 ( ) ②不敢言人事也( )

孟尝君( ) ④相与 ( )

(2)下列句中“之”的解释与“吾西岸之土也”中的“之”的解释相同的是( )

A.君入之 B.苏秦欲止之 C.楚之水土 D.至之市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人 事 者 吾 已 尽 知 之 矣。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

(2) 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

译文:

11. 试分析苏秦是如何运用类比说理的方法,说服孟尝君不要入秦的。(2分)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08:21 免费下载:《泰州市海陵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苏秦止孟尝君入秦》回答8——11题。(14分)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君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选自《战国策·齐策》题目是编者加的)

【注释】①孟尝君:即田文,齐国宗亲。②人事:人世间的事情。③淄:淄水

④挺:同“挻”,shān,揉捏。⑤如:前往,去。⑥塞:要塞。⑦土偶人:用泥土捏的人。桃梗:用桃木枝刻的人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者千数 ( ) ②不敢言人事也( )

孟尝君( ) ④相与 ( )

(2)下列句中“之”的解释与“吾西岸之土也”中的“之”的解释相同的是( )

A.君入之 B.苏秦欲止之 C.楚之水土 D.至之市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人 事 者 吾 已 尽 知 之 矣。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

(2) 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

译文:

11. 试分析苏秦是如何运用类比说理的方法,说服孟尝君不要入秦的。(2分)


阅读《苏秦止孟尝君入秦》回答8——11题。(14分)    孟尝君①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君曰:“人事②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

本题关键词:孟尝君,秦朝,秦咸阳,秦景明,秦时代,秦艽散,秦始皇,大秦艽汤,秦代宫殿,秦始皇陵;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