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注释】:①鬻:卖

1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赴调,知天长县 ______________ (2)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________________

12. 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诉他?

B.(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诉他?

C.(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

D.(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他的状?

13. “割人牛舌者”其实就是谁? (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4. 本文表现了包拯 的品质。(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1- 14题(12分)

    11.(1)(2分)主持管理     (2)(2分)足够

    12.(3分)C

13.(2分)来告私杀牛者(答“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得1分;

用自己的话回答,不得分。)

   14.(3分)孝顺、英明、诸廉(每点各1分)

宋太祖怕史官

宋太祖尝弹雀1于后园,有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恕,诘其故。对曰:“臣以尚2急于3口弹雀。”上愈怒,以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说,赐金帛慰劳之。

【注释】①弹雀:拿弹弓打小鸟。②尚:还是。 ③于:比。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 (2)自当有史官书之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含义(3分)

上怒,诘其故。

14.从文中看,上“惧”的是 _ __ _,

“说”的是 (2分)

1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 ___(3分)

A.是个贪玩又__霸道的昏君。B.是个__但知错就改的明君。

C.是个胆小又笼络人心的昏君。D.是个有大胸怀大气度的明君。

 12.(1)慢慢地(2分)        (2)应该,应当(2分)

 13.皇上生气了,责问他这样做的原因。(3分,关键词:诘,故,其)

 14.惧:自己的昏庸被史官记录下来影响名声;

说:有这稀一位敢于劝谏的忠臣。    (每空1分)

 15.B(3分)

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①,塞于路。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日向②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③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值几钱?”答曰:“七八千。”颇遂开囊取缣,立偿之。命童仆登车,断其结络⑤,悉推瓮于崖下,须叟,车轻得进,群噪而前。

注释:1瓦瓮:陶制的小口大腹容器。2 向:将近、将近的意思。3铃铎:代指车马。

缣:线织品,此处用作货币的代用品。5结络:捆扎瓦瓮的绳子。

1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

(1)文中,两处加点词“于”的意思是 的;

两处加点词“得”的意思是 的。(2分)

A.相同B.不同

(2)根据文意,“属天寒”中“属”一词的解释,应选的一项是 (2分)

A.同“嘱”,嘱托。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类,一类。例——“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C.适逢,适才。例——“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史记·留侯世家》)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颇遂开囊取缣,立偿之。

14.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载瓦瓮车“进退不得”的原因是

。(3分)

15.从刘颇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个性特征中的两大亮点: 。(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回答)(2分)

12.(4分,每小题各2分)(1)B  A  (2)C

13.(3分)刘颜于是打开行囊拿出缣(货币代用品),马上偿还(抵补)给那个人(瓦瓮主人)

14.(3分)道路峻滑   车马太多  车身太重

15.(2分)当机立断(处事果断)   慷慨大度(豪爽大方)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本文作者是 (填写人名),下列与本文作者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是 。(2分)

A.《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B.《记承天夜游》作者苏轼

C.《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D.《口技》作者魏学洢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11.本文主要描写了卖油翁( )(2个字)和陈康肃( )(2个字)这两个重要场景,揭示了 的道理。(3分)

9.欧阳修  C

10.(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此)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11.酌油  善射  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放翁家训

陆游

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12.解释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 ) (2)(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留下遗憾和愧疚。

B.我这些话,是年轻人的药物和石头,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留下遗憾和愧疚。

C.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悔之晚矣。

D.我这些话,是年轻人的药物和石头,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悔之晚矣。

14.若有“才锐者”,“父兄当以为忧”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作者认为可以从□□、品性、□□等三方面培养“才锐者”,坚持十许年,使其“志趣自成”。(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12.(1)对读书人的称呼(2分)       (2)担心(2分)

13.(3分)A

14.(2分)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15.(3分)学习、交友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说说“君”“尊君”“家君”这三个称谓有什么不同?(2分)

7、下面加点词语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过中不至,太丘去 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

B.、元方:“君与家君期日中……” 其邻人之父亦

C.、友人惭,下车之 丁壮者弦而战

D.、元方入门不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8、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元方为何“入门不顾”?(2分)

9、元方 “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理由。(2分)

[7797f2c038bf695e.jpg]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12分)

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①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②也。向者使③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

注释:①缁(zī)衣:黑色的衣服。 ②犹是:像这样。 ③使:假使。

1、下面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杨朱弟曰布B.迎而吠 C.友人惭,下车引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素衣而出_________    ②衣缁衣而__________

3、学习语文重在积累。请你写出三个含有“狗”的成语。(3分)

4、翻译“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2分)

5、狗只认衣冠而不认人,这不足为怪。你认为这则故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1、A       2、①动词,穿;       ②同“返”,回来

 3、例如:鸡鸣狗盗、鸡零狗碎、 蝇营狗苟、狗皮膏药、鸡飞狗跳、

     人模狗样、狗急跳墙、狼心狗肺、

4、天下雨了,(杨布)脱下了白色的衣服,穿着黑色的衣服回来。

5、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想正确地认识事物,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更不能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宋人有耕田。田中有株,兔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为宋国笑。——出自《韩非子·五蠹》

注释:株:露在地面上树木的根和茎。释:放,放下。耒(lěi):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形状像木叉,就是犁耙。冀:希望。

21、解释下列加点字:(3分)者

22、出自本文的成语是: ,(1分)它的寓意是 (2分)

21、者:……的人   走: 跑   身:自己 

22、守株待兔  要想得到回报,就应该自己去创造机会。而不是去在那里傻傻地等着。(相近亦可)

某村赵氏,犬生三子,甫①二月,随母行。一虎呼啸出林,奔母犬。母犬亟召子伏身下。然一子已为虎所噬。赵氏呼邻里壮丁,矛逐之。二稚犬奔衔虎尾,虎带之走。犬为荆棘挂胸,皮毛殆②尽,终不肯脱。虎因尾为稚犬累,掉③尾不得脱,行渐迟。众人呐喊而前,追,毙于众人刀下。噫!稚犬亦勇矣。

【注释】甫①:刚刚,才。 殆②:几乎。 掉③:摆动。

[6c9e813337bfd0fa.jpg]

陈万年教子 (10分)

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仗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①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注释:大:敬词,对对方的尊称。

23、 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4分)

万年病( ▲ ) 欲之( ▲ )

咸叩头曰( ▲ ) 晓所言( ▲ )

24、下面句子中“之”字用法与“欲仗之”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天下之伟观 B.、 何陋之有

C.、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 石青糁之

25、 翻译句子(2分)

大要教咸谄也。

26、请用简洁的语言评价文中的人物(选一个)。(2分)

23、曾经;用杖打;道歉;全,都(4分)

24、D(2分)

25、您要教儿子学会奉承啊。(2分)

26、 从父亲教儿子的方式、内容上考虑(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