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孙权劝学》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本文选自_________,这是_________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2分)

  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2分)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3)治经为博士(  ) (4)见往事耳(  )

  3.写出文中的两个成语。(2分)

  4.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2分)

  (1)吕蒙拒绝学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肃对吕蒙变化的强烈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俗话说:“刀不磨会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6分)

 

1.《资治通鉴》 司马光

  2.(1)当道、当权

  (2)粗略地阅读

  (3)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4)指历史

  3.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4.(1)辞以军中多务。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略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5.本文选自______。(2分)

6.解释下列加粗的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善术者(       ) (2)马无故亡(       )

(3)人皆吊之(       ) (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7.用“/”给文中的画线处断句。(2分)

8.说说本文的寓意。(6分)

5.《淮南子》

6.(1)术数 (2)走失 (3)慰问 (4)带领

7.马/骑/髀/之/曰/乎/年/塞/

8.看问题不能绝对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数以百人宣王死后泯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5.本文选自______。(2分)

6.解释下列加粗的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宣王说之(  ) 禀食(  )

7.用“/”给文中的画线处断句。(3分)

8.说说本文的寓意。(5分)

5.《韩非子》 6.略 7.之/人/ 后/立/之/

8.讽刺那些以次充好,外行充内行的人。

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用“/”给画线句断句。(2分)

5.解释下列加粗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退为家人讲(   )

(2)凛然如成人(   )

(3)众皆弃去(   )

(4)水迸 (   )

6.司马光砸缸救友这个故事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8分)

4.庭/瓮/中/去/之/迸/

5.(1)回去  (2)严肃庄重的样子  (3)都  (4)涌出

6.聪明机智,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染丝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必通毕,完毕)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墨子》

5.解释下列加粗的字的意思(2分)

(1)其色亦变(   ) (2)故染不可不慎也(   )

6.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主要意思。(3分)

7.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8.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你对本文所说明的道理的看法?(5分)

5.(1)也  (2)谨慎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7.提示:围绕着“环境对人的影响十分重要来谈”。

8.联系实际,可围绕着“环境对人的影响”来谈,也可围绕着“人不能受环境的影响”来谈。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郭子仪初与李光弼①俱为安思顺牙将②,不相能③,虽同席不交谈。后子仪代思顺为将,光弼恐见诛,乃跪请曰:“死所甘心,但乞贷④妻子。”子仪趋堂下,握其手曰:“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定,仆岂敢怀私忿哉!”因涕泣勉以忠义,即荐之为节度使⑤,遂同破贼,无纤毫猜忌。(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郭子仪初、李光弼:唐朝人,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②牙将:副将。

③不相能:互相看不起。④贷:宽恕。⑤节度使:古代官名,总揽数州军事。

12.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1)俱为安思顺牙将 __________

(2)非公不能定 __________

13.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3分)

A.接着(郭子仪)流着泪勉励(李光弼)来为国尽忠。

B.接着(郭子仪)流着鼻涕勉励(李光弼)来为国尽忠。

C.接着(郭子仪)流着泪用忠君爱国的道理勉励(李光弼)。

D.接着(郭子仪)流着鼻涕用忠君爱国的道理勉励(李光弼)。

14.李光弼向郭子仪“跪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从郭子仪对待李光弼的态度来看,郭子仪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3分)

课外文言文

12、(1)都、全 (2)平定、安定、安稳      13、C      14、恐见诛

15、不计前嫌、公而忘私、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给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注释】:①鬻:卖

1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赴调,知天长县 ______________ (2)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________________

12. 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诉他?

B.(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诉他?

C.(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

D.(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他的状?

13. “割人牛舌者”其实就是谁? (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4. 本文表现了包拯 的品质。(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1- 14题(12分)

    11.(1)(2分)主持管理     (2)(2分)足够

    12.(3分)C

13.(2分)来告私杀牛者(答“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得1分;

用自己的话回答,不得分。)

   14.(3分)孝顺、英明、诸廉(每点各1分)

宋太祖怕史官

宋太祖尝弹雀1于后园,有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恕,诘其故。对曰:“臣以尚2急于3口弹雀。”上愈怒,以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说,赐金帛慰劳之。

【注释】①弹雀:拿弹弓打小鸟。②尚:还是。 ③于:比。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 (2)自当有史官书之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含义(3分)

上怒,诘其故。

14.从文中看,上“惧”的是 _ __ _,

“说”的是 (2分)

1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 ___(3分)

A.是个贪玩又__霸道的昏君。B.是个__但知错就改的明君。

C.是个胆小又笼络人心的昏君。D.是个有大胸怀大气度的明君。

 12.(1)慢慢地(2分)        (2)应该,应当(2分)

 13.皇上生气了,责问他这样做的原因。(3分,关键词:诘,故,其)

 14.惧:自己的昏庸被史官记录下来影响名声;

说:有这稀一位敢于劝谏的忠臣。    (每空1分)

 15.B(3分)

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①,塞于路。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日向②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③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值几钱?”答曰:“七八千。”颇遂开囊取缣,立偿之。命童仆登车,断其结络⑤,悉推瓮于崖下,须叟,车轻得进,群噪而前。

注释:1瓦瓮:陶制的小口大腹容器。2 向:将近、将近的意思。3铃铎:代指车马。

缣:线织品,此处用作货币的代用品。5结络:捆扎瓦瓮的绳子。

1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

(1)文中,两处加点词“于”的意思是 的;

两处加点词“得”的意思是 的。(2分)

A.相同B.不同

(2)根据文意,“属天寒”中“属”一词的解释,应选的一项是 (2分)

A.同“嘱”,嘱托。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类,一类。例——“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C.适逢,适才。例——“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史记·留侯世家》)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颇遂开囊取缣,立偿之。

14.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载瓦瓮车“进退不得”的原因是

。(3分)

15.从刘颇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个性特征中的两大亮点: 。(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回答)(2分)

12.(4分,每小题各2分)(1)B  A  (2)C

13.(3分)刘颜于是打开行囊拿出缣(货币代用品),马上偿还(抵补)给那个人(瓦瓮主人)

14.(3分)道路峻滑   车马太多  车身太重

15.(2分)当机立断(处事果断)   慷慨大度(豪爽大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