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藉第令毋斩( ) (2)比至陈( )
(3)使公即恒楚将( ) (4)恒楚亡在泽中( )
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且壮士不死即已 年且九十B.宜多应者 不宜妄自菲薄
C.固以怪之矣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D.死国可乎 去国怀乡
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2)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8.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9.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吴广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5.即使、假若等到统领、率领逃亡 6.B
7.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
8.甲文记写陈涉、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
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
9.吴广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
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附加题(10分)
孙泰,山阳人,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取女弟。”姨卒,泰取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服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
2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4分)
A.汝可取女弟( ) B.姨卒 ( )
C.非泰不可适( ) D.泰亟往还之( )
22.翻译: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2分)
译文:_______ _______
23.请概括文中关于孙泰的两件事。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24.孙泰身上具有什么优秀品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4分)
A.汝可取女弟( “取”同“娶” ) B.姨卒 ( 死 )
C.非泰不可适( 嫁人 ) D.泰亟往还之( 急切 )
22.翻译: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2分)
译文:________这人有残疾的毛病,不是孙泰不能嫁出去。 _______
23.请概括文中关于孙泰的两件事。 (2分)
__________孙泰娶妻、还银灯台___________
24.孙泰身上具有什么优秀品质? (2分)
_________________孙泰具有仗义、善良、诚实的优秀品德。_________
公输(节选)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6.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夫子何命焉为 /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B.公输盘不说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吾义固不杀人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愿借子杀之 / 每假借与藏书之家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选文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至少说两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6 3 B
7 3 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将要用它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8 4 示例:(1)面对大国的不义战争,要敢于斗争;(2)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每点2分)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①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②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③遗之辂车④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⑤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⑥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
①佼:好。②寿:保。③梁丘据:人名。④辂(lù)车:大车。多指君王用的车。⑤趣:同“促”,赶快。⑥临:治理,管理 (选文有改动)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①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 ( ▲ ) ②臣得暖衣饱食 ( ▲ )
③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 ( ▲ ) ④公不说,趣召晏子 ( ▲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是( ▲ )(2分)
A.夫子之禄寡耶? 辍耕之垄上
B.弊车驽马以奉其身 无从致书以观
C.于臣足矣 皆以美于徐公
D.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 朝而往,暮而归
11.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之甚也?
▲
(2)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
▲
12.从选文看,身为国相的晏子有哪些优秀品质?(2分)
▲
9.(4分)⑴上朝 ⑵吃 ⑶赠送 ⑷通“悦”,高兴
10.(2分)B
11.(4分)(1)您的俸禄难道很少吗?为什么乘坐如此差的车?
(2)我节制自己吃饭穿衣(方面)的供养,来做齐国百姓的表率。(每小题2分,每分句1分)
12.(2分)节俭;以身作则(或:能做表率)(每点1分)
况钟①知苏州府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②舞文③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④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⑤,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⑥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
注释:①况钟:江西靖安人。②豪猾:豪强猾吏。③舞文:舞弄文字。④乘传:用马拉的车。⑤牒:文书。⑥捶:用木棍打。
9、“文中画线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2分)
A.尽斥僚属/之贪虐庸懦者B.尽斥僚属之贪虐/庸懦者
C.尽斥/僚属之贪虐庸懦者D.尽斥僚属之/贪虐庸懦者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召诘之曰( ) (2)某事宜止(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2分)
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
12、用自己的话说说“一府大震,皆奉法”的原因。(2分)
13、你认为文中况钟是个怎样的人?(2分)
C
[20e887f933b74ff4.jpg]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 ① 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 ② 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 ③ ,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注释:①竟年:一年到头。②遗(wèi):赠送。③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了。
9.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2分)
A.昼/则耕作于田间 B.昼则/耕作于田间
C.昼则耕作/于田间 D.昼则耕作于/田间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济:( )
(2)乡里咸称其善 咸:( )
11.翻译文中划线句的意思。(2分)
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
12.“乡里咸称其善“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分)
13. 你从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bf446ab2beb78b12.jpg]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7、解释加点字(3分)
①犹未能也_________ 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
③子何恃而往__________
18、翻译: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分)
19、本文对你有何启示?(3分)
17、(1)还,仍然 (2)到,去 (3)你
18、人们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蜀地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19、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意对即可)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蔡磷,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戴震难师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体。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敦风义 敦: ②不立券 券:
③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 何以: ④几二千年矣 几: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①重诺责 译文:
②过目成诵 译文:
1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A.蔡勉旃为人最主要的特点是“重诺责,敦风义”。( )
B.蔡勉旃的友人“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是友人对他的绝对信任,也是他平素为人所赢得的信任。( )
C.“券在心,不在纸”是说信守诺言就要写在内心,而不只是白纸一张。( )
D.、《戴震难师》这篇文章表现了少年戴震善于质疑和敢于质疑的精神。( )
17.①重视。②票据,凭证。③以何,凭什么。④差不多。4分,一词1分。
18.①在意由于许诺或承诺失信而招致的谴责。②看一遍就能背下来。2分,一句1分。
19.A.√。B.√。C.×。D.√。4分,一项1分。
锡饧①不辨
明名医戴原礼②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求溢户③,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①饧(táng):同“糖”。②戴原礼:人名。③迎:迎接他出诊的人。溢:满。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偶一求药者既去( ) (2)原礼心异之(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
10.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的启示是 。(2分)
8.(1)离开(2分) (2)对……感到奇怪
9.(戴原礼)听说有一个医生医术非常高明,治病立即见效,于是亲自去察看情况。
10.我们在学习中不能自以为是、一知半解、不懂装懂,否则就会造成工作和学习的失误。 我们不能不辨是非、听信传言、盲目从众,否则会给自己带来重大损失。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欲]想要。[卒业]完成学业。
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去:( ) (2)方:( )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ddc6e69510a80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