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隐之传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①,有清操,虽儋石无储②,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③,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④,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⑤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选自《晋书》)
【注】①介立:孤高独立。②儋(dàn)石无储:家中一无积蓄。③铨衡: 指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④清级:清官 。⑤班:分。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事母孝谨( ) ②及其执丧( )
③辍餐投箸( ) ④妻自负薪( )
10.用“/”为下面句子划分一处停顿。(1分)
冬 月 无 被 尝 浣 衣
11.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
12.请结合文中的内容说说吴隐之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
9.(4分)
①侍奉 ②到,等到 ③停止 ④ 背
10.(1分)冬月无被/尝浣衣
11.(2分)(1)你如果掌管国家官吏的任用权,应当推举像这样的人。
12. (3分)善于谈论、博学多才、孤高独立、操守清廉、孝顺尊长(每点1分,任答三点得3分)
穆公亡马
秦穆公①亡马,岐下②野人③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乃饮之酒。其后,穆公伐晋,三百人者闻穆公为晋所困,椎锋④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穆公获晋侯以归。
【注释】①秦穆公:春秋时期秦国的国君,春秋五霸之一。②岐下:岐山下。岐山在今陕西西省境内。③野人:当地土著居民。④椎锋:刀枪一类的武器。这里的意思是拿着武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 闻 ②吏逐得,欲法之 欲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君子不以畜害人。
(3)岐下三百人为何“闻穆公为晋所困,椎锋争死”?(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4)你认为秦穆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10.(1)①听说 ②想(要) (2分,每小题1分) (2)君子不应该因为牲畜而去伤害人的性命。(2分) (3)以报食马之德。(2分) (4)心胸宽广,体恤百姓的王者。(2分)
阅读《吕蒙正拒玩物》,完成第8—10题。吕蒙正拒玩物
吕蒙正为相,有以古鉴献者,云:“能照二百里。”公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能照二百里为?(语气助词,表疑问)?”
又有以古砚求售者,云:“一呵即润,无烦注水也。”公曰:“就使一日能呵一担水,亦止值十文钱而已。”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一呵即润( ) (2)安能照二百里为( )
9.翻译句子。
就使一日能呵一担水,亦止值十文钱而已。
10.吕蒙正拒绝玩物表现出怎样的品质?
8. 就 哪能,怎能
9. 这块古砚就是一天能哈一担水,也不过只值十文钱罢了。
10.防止玩物丧志,能够廉洁自律。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20题。(9分)
王著教帝学书
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匡义。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⑤遽:匆忙。
1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正确停顿。(标一处)(1分)
恐 帝 不 复 用 意
18.写出下列加点的字词的意思。(4分)
①数遣内侍持书示著 ②太宗益刻意临学
③对如初 ④书固佳矣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20.你认为王著和太宗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7.恐 /帝 不 复 用 意 18.给……看 更加 回答 本来
19、王著每次都说太宗的字不够好,于是太宗更加用心的去临习。(意思通顺1分,益1分)
20、王著:要求严格、循循善教 太宗:虚心听取意见、精益求精(两点中各写出一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9分)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 ②馆:这里指家。 ③《诗》:这里指《诗经》。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1分)
子 安 得 此 金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田子为相( ▲ ) ②为相三年不食乎( ▲ )
③非吾所欲也( ▲ ) ④即舍田子罪( ▲ )
13.用现代汉语写出画线的句子的意思。(2分)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
14. 读了本文,你觉得田子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
[36d444f4e7f35893.jpg]
13.做臣子不忠诚,这就是做子女不孝顺。(2分)
14.善于教育;正直清廉,没有贪心。(2分)
泽①兵进至卫南②,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时金人有割地之议,泽上疏③曰:“臣虽驽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上④览其言壮之。时年六十九矣。
(节选自《宋史 • 宗泽列传》,有删减)
【注释】①泽:宗泽,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 ②卫南:地名。 ③上疏: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④上:宋高宗。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A.得捐躯报国恩/足矣B.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C.得捐躯/报国恩足矣D.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度( ) ②等(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12.在与敌众十倍于我的金兵作战中,宗泽__取得了什么成果?有什么样的影响?(分别用原文回答)(2分)
13.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宗泽有哪些优秀品质。(2分)
9.A(2分)
10.①估计(1分) ②同样(1分)
11.假使他们发动所有的精锐骑兵趁夜偷袭我军(1分),那我们就危险了(1分)。
12. 成果: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1分)影响: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1分)
13.要点:勇,敢于以少击多,视死如归;智,能料敌先机,有远见;精忠报国,老当益壮。(答出两点即满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③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④,而人或谓之不韵。⑤
【注释】①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③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④气索:气短。⑤不韵:不雅。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前后类如此( ) (2)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
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但是人们或许会说东坡的诗不雅。
B.而且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
C.但是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
D.而且人们或许会说东坡的诗不雅。
13.文中能印证欧阳修预言的一句是 。(用原文回答)(2分)
14.选文一方面显示了苏东坡的磅礴才气,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欧阳修的 。(3分)
11.(4分)(1)像 (2)说,谈论
12.(3分) B(3分)
13.(2分)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14.(3分)谦虚、豁达、胸襟宽广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17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音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寡人谕矣 (2)天下缟素 (3)晏子将使楚 (4)吏二缚一人诣王
8、翻译下面句子。(4分)
(1)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9、面对秦王的恐吓,唐雎是如何回应的?可见唐雎是怎样一个人?(4分3+1)
10、 从选文中找出表明秦王说话时的语气、态度变化的语句,这说明秦王有什么样的性格?(3分1+1+1)
11、这两则选文给了你什么启示?请任选一则谈谈你得到的启示。(2分)
7.(4分)(1)明白 (2)穿着白色的丧服 (3)派遣 (4)往、到
8.(4分)(1)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路,把头拼命地往地上撞罢了。
(2)(橘和枳)仅仅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
9.(4分)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想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3分)
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1分)
10.(3分) 怫然怒 色挠,长跪而谢之(2分) 从这里可以看到秦王色厉内荏、前倨后恭的性格(1分)
11.(2分)甲文:示例1: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应不谓强暴,敢于斗争。 示例2:面对别人的要挟、淫威,要针锋相对,有勇有谋。 示例3:为维护国家利益,应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乙文:示例1:要维护国家的尊严,自己要有本领。就像晏子,用自己的口才、机智维护了齐国的尊严,使楚王不敢轻视。 示例2:面对强权,要有大无畏的精神,遇事要随机应变,灵活机智。(以上是从晏子方面谈的启示,还可以从楚王方面来谈启示)
【甲文】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文】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①。公孙闬(hàn)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②(náo)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注】①说:感情和睦。 ②曲挠:挠,曲挠,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10.写出下列各项的一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臣之妻私臣( ▲)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3)操十金而往卜于市 ( ▲ ) (4)因令人捕为人卜者( ▲ )
11.下列各选项的一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B.、今齐地方千里 有朋自远方来
C.、邹忌以为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
D.、君可以有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上述两个文段中画横线的语句。(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2)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
▲
13. 邹忌懂得说服齐威王做到调正五音,富国强兵,但他却始终没有说服自己放弃个人恩怨。请结合上述两个语段各表现了邹忌怎样的人物特点?(4分)
▲
10. (4分)(1)偏爱 (2)指责 (3)拿 (4)于是 11.D(2分)
12.(1)由此看来,齐王您受蒙蔽很深(厉害)啊。(2分)
(2)名声震慑天下,现在想要谋求大事,请你看看吉凶如何?(2分)
13.甲文:邹忌能从闺中小事想到国家大事,由己受蔽想到威王之蔽甚矣,进而讽谏齐威王纳谏除蔽。可见邹忌是个善于思考(或敢于质疑,有自知之明,善于自省,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与表扬等),忠君爱国的人。(合理即可,2分)
乙文:邹忌抹杀田忌战功、歪曲事实、欺骗齐王,最终逼走大将田忌,暴露出邹忌嫉贤妒能,陷害政敌的阴险一面。(结合语段内容分析得2分,没有结合语段内容分析的得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况钟①乘传②至府③。初视事④,群吏环立,请判牒⑤。钟佯不省,左右顾问⑥,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⑦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⑧久,罪当死!”立捶⑨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
【注释】①况钟:字伯律,江西靖安人,从1430年起任苏州知府。②乘传:驿站用四匹下等马拉的车。③府:指苏州府。④视事:办公,就职治事。⑤牒:文书。⑥顾问:咨询。⑦暗:愚昧,糊涂。⑧舞文:舞弄文字。⑨捶:用木棍打。
9.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B.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C.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D.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10.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佯( ) 诘( )
11. 用现代汉语说说“惟吏所欲行止”的意思。(2分)
12. 刚到苏州府上任的况钟,为什么要装作糊涂无能的样子应付“猾吏”?(2分)
13. 读了这篇短文,你对况钟有什么评价?请谈谈理由。(2分)
C
[da6f54abd522f5a0.jpg]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