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7、下列加横线字解释。(4分)

持就火 以纸

再火令药熔 余群从所得

8、选出下列句中“其”字所指代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 )(2分)

A.其法:用胶泥刻字(指代毕昇) B.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指铁板)

C.则以一铁板按其面(指铁框)D.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指先设的铁板)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每小题2分)

(1)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

(2)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10、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2分)

11、这段文字中哪些短语突出了“活版”的“活”字,请摘写出来,再说说它们各说明了“活版”的什么特征。(2分)

7、炀:烤。    帖:用标签标出 。  讫:终了,完毕。    为:被。   

8、D

9、(1)不拿木头制作活字模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的疏松有的细密,

   (2) 有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马上把它刻出来,

10、刻制活字模 、排版、制版、印刷、拆版及活字模存放。

11、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

阅读《孙权劝学》,完成 9-13 题。(15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①卿今当涂掌事 ( ) ②但当涉猎( )

往事耳( ) ④蒙始就学( )  10.翻译句子。(4分)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1.本文主要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3分)

             

12.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3分)

1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11.劝学。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12.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这是侧面描写,突出表现吕蒙修业,学有所成。

13.(言之成理即可)如:开卷有益。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 启示:2分。 联系实际:1                                                 

文言文阅读(共12分,10~12题每题2分,13题6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好戈,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日:”独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弋:系有丝绳的箭,用来射鸟。②主:掌管。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宫妇左右莫不王 (私:偏爱)

B. 时时而进 (间:偶尔)

C. 烛邹已毕 (数:数量)

D. 寡人闻命矣 (闻命:接受教导)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使诸侯闻之,吾君重鸟以轻士

A.皆美于徐公

B.是人多以书假余

C.属予作文记之

D.醒能述文者,太守也

1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威王和景公都善于纳谏,能理解大臣的良苦用心。

B.邹忌和晏子都采用了巧妙的规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C.两个文段都是用日常小事作类比,用排比手法增强语气。

D.两个文段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

13.请把“文言文”【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分)

(2)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3分)

10.C;11.A;12.C;

13.(1)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重点词语“面”“刺”)

(2)让我们的君王因为鸟的缘故杀人。(重点词:“使”“以”)

《唐雎不辱使命》与《公输》练习

【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九:九种(攻城的方法)。

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入侵。

2.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挺剑而起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B.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子墨子九距之

D.仓鹰击于殿上 子墨之闻,起于鲁

3.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B.【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C.【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D.【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把下面课内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参考答案:

1.B   2.A    3.B

4.①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②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应把“甚”、“以”,译为“过分”、“因为”。)

阅读《陈涉世家》节选,按要求完成8-10题。(9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8、下面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皆当行 之所旁丛祠中

B.乃丹帛曰 得鱼腹中

C.上使外兵 王侯相宁有种乎

D.多应者 功为王

9、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发阅左適戍渔阳B.置人所罾鱼腹中

C.为天下唱D.固以怪之矣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陈胜认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秦二世杀公子扶苏,引起人民不满;楚人怀念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B.“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是这次起义的导火线,其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C.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史记》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对陈胜、吴广采用“鱼腹藏书”“篝火孤鸣”等办法,借以在群众中树立威信,表现了陈胜、吴广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分)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3分)

8.D9.B10.C

[c12a5e73edf2bb38.jpg]

【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

(选自《史记》,有删节)

【注释】①放勋:尧的名。②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③便章:治理。④百姓:百官族姓。⑤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⑥饬(chì):约束,整顿。⑦功:事情。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诃语。(2分)

(1)期年之后              (2)众功皆兴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仁如天     居庙堂之高则忧民(《岳阳楼记》)

B.就之如    停数(《桃花源记》)

C.以九族     其将归见其也(《送东阳马生序》)

D.乃羲、和    苟全性于乱世(《出师表》)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译文: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1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请写出齐威王和尧帝为使国家大治,分别采用了什么治国方法。(4分)

齐威王:                                      

尧 帝:                                      

9.(1)满一年

(2)兴办

10.A

11.(1)能够在公共场合指责讽刺我,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

   (2)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用闰月正定四季。

12.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13.(1)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2)尧帝以德治国,管理百官,研制历法。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9—21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0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齐不听。苏秦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注释】①亲:指关系友好,亲近。②却:退。③隐蔽:指屏障。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肉食者 ⑵神弗

齐不听 ⑷苏秦齐王曰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21.阅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19.⑴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⑵赐福,保佑。

⑶但是,可是。             ⑷对……说,告诉。(每词1分,共4分) 

20.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分)

⑵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国、楚国(共同出兵)救赵国。(2分)

21. 深谋远虑(或聪明智慧)(2分)(如答说话讲究艺术只得1分)

古文阅读。(10分)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之……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污妇女,服器上僣,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杀人劫财,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

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曲堤/周氏子高横纵B.曲堤周氏/子高横纵

C.曲堤周氏子/高横纵D.曲堤周氏子高/横纵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奇( ) 会( )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杀人劫财,无不如志。

12.结合文意,简要概括曾巩是如何为民除害的?(4分)

古文阅读(10分)9、D(2分)

10、感到奇怪;(1分)适逢(1分)

11、章邱有百姓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2分)

12、逮捕处罚周高;发动群众同盗贼斗争;有恃自首者,分化盗贼集团。(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2题。(10分)

翁①天性孝友,深得父母心。母蚤②世,事继母无懈,,二弟一妹,翁所成立③也。尝携妹北上,艤舟④绝岸,妹戏而前,俄坠水中。翁惊愕,不觉俱坠。其水深不可测,加天寒裘重,没人不见踪迹,观者皆骇。顷之,持妹而出。论者谓有神相云。蜀俗,兄弟壮且婚,多割灶自食⑤。翁深耻之,然不欲上母弟心志,悉让其田宅。御史⑥之死网事业,向二毛其施弗究⑦。翁痛之,作永思堂于家,岁时率子妇祭拜以为常。 (节选自罗玘⑧《坦然翁传》)

【注释】①翁:坦然翁,姓刘,名山,四川珙县人。②蚤:通“早”。③成立:抚养成人。④艤(yǐ)舟:船泊岸边。⑤割灶自食:指家族内兄弟分家自立。⑥御史:指坦然翁的父亲。⑦向二毛其施弗究:过去御史家供养的老人未能坚持供养到底。⑧罗玘(qǐ):字景明,明朝江西抚州南城人。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论者谓有神相云

A.论者∕谓有神相云B.论者谓∕有神相云

C.论者谓有∕神相云D.论者谓有神∕相云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尝( ) (2)悉(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顷之,持妹而出。

12.选文详写了哪几件事?用简要的语言概括。(2分)

13.读了文本,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2分)

9. A(2分)       10.(1)曾经(1分)   (2)全、都(1分)

11.一会儿,(坦然翁)拉着妹妹(从水里)出来。(2分)

12.奋力救妹,让出田宅,遵从父愿。(2分,写出两件事即可)

13.围绕“孝敬父母,善待家人,体恤父母”几个要点来谈即可,答到一点給1分,答到两点给2分.(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