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人窃履(6分)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注释】踵:到,走到  缪:通“谬”,错误的,荒谬的)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适使其仆履于肆 (2)与之绝。.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19.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2分)

17.市:买;遂:于是

18.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19.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孙权劝学(9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蒙以军中多务(2)及鲁肃寻阳

(3)即刮目相待 (4)孤岂欲卿经为博士邪!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6.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14.辞:推托 过:到;更:重新;治:研究

15.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往事罢了。

16.( 1)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2)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

廉范以少击众

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①,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②虏③人过五千,移文④旁郡。吏欲传檄⑤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⑥两炬三头爇(rè)火⑦,营中星列⑧。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⑨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⑩,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译:①廉范:廉颇的后代。 ②故事:按旧例。   ③虏:敌人。   ④移文:发文书。

⑤传檄: 发出紧急公文。  ⑥交缚:交叉缚扎。   ⑦爇火:点火。   

⑧星列:像星星一样布满。  ⑨待旦:等到天亮。  ⑩褥(rù)食:在睡垫上吃饭。   

2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B.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C.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D.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2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匈奴大入塞       (2) 范兵不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24.廉范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廉范在作战中采用妙招是:

(可用原文作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况)(2分)

 [f359e6f10d8e4f62.jpg]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7、解释文段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饮辄尽   ②晏如也   ③疑质理    ④其欣悦

18、找出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3分)

A.、是人多以书假余 中有足乐者

B.、无怀氏民欤 益慕圣贤

C.、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每假借藏书之家 不戚戚贫贱

19、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②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20、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在志趣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读书的方式和目的上,不同之处是什么?(3分)

[c99799f41af67d7e.jpg]

神童徐孺子(8分)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或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犹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众咸以为神童。

20、解释下面的加点词:(4分)

(1)月下戏 (    ) (2)语之曰(     )

(3)不 (    ) (4)众以为神童( )

2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犹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2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众人认为徐孺子是神童的原因。(2分)

[91c3f1ff64d17c50.jpg]

孙权劝学 (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7、解释下面的加点词: (4分)

(1)卿今当涂掌事( ) (2)蒙以军中多务( )

(3) 治经( ) (4)鲁肃过寻阳( )

1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9、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2分)

[238059afbc2abe00.jpg]

阅读理解部分:

1、解释下列加点词。(5分)

⑴ 世耕 ( )

⑵ 未识书具 ( )

⑶ 父焉 ( )

⑷ 即诗四句 ( )

(5) 泯然众人矣 ( )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6分)

⑴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文:

⑵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文:

⑶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文:

3、请用一句话归纳这篇短文的题旨。(2分)

答:

1.(1)属于(2)曾经(3)感到诧异(4)写(5)通“攀”,牵,引(6)完全 9.C  10. ⑴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⑵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⑶他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11.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古文阅读,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回答10-13题。(12分)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乙】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水遂横流为害。石之大有如屋者,人力不能去,州县患之。雷简夫为县令,乃使人各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挽石入穴窖之,水患遂息。

(选自《梦溪笔谈·权智》)

1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持就火 ②则以纸

③水横流为害 ④州县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挽石入穴窖之,水患遂息。

12.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 ),所用的原料是(   ),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   )(请分别用原文中的一个二字词回答)(3分)

13.【乙】段文字中县令雷简夫是一个怎样的人,试做简要分析。(1分)

(12分)10、(4分)①烤  ②用标签标出  ③于是,就  ④担心(每题1分)

11、(4分)(1)它(铁板)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

(2)拉动巨石填入坑中而窖起来,水患就平息了。(每句2分,共4分,关键词义要译出,课外句基本译出即给2分)

12、(3分)刻字  胶泥  令坚(每空1分)

13、他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分析、懂得利用地势、迂回行事的人。(1分)

阅读下面古文《口技》,回答7—11题。(9分)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写出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妇儿乳 ( ) (2)妇拍而之( )

(3)中力拉崩倒之声( ) (4)几欲先 ( )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9.文中哪一个句子概括了表演者表演的成千上万种声音?(1分)

阅读下面古文《口技》,回答9-13题。(9分)

7.①喂奶;②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③夹杂;④跑。 (共2分)  

8.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失措,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索索发抖,几乎就要抢先逃跑的。(2分)     

9.凡所应有,无所不有。(1分)

10.当地人一开始很害怕,后来慢慢熟悉了(地震的情形),现在都习以为常了。(2分。不是翻译,不苛求字词理解的准确,说出大概意思即可给满分)

11.略。(2分。语言要符合科学精神,要有激励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积极立意)

比较下列文段,完成7—12题(13分)

【甲】口技 清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乙】乔山人善琴 清 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

7、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2分)

A.便有妇人惊欠伸B.几欲先

C.款扉之 D.今客

8、选出下列加线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1分)

A.无敢哗/念无与为乐B.以为妙绝/以为且噬己也

C.以弹絮业/以丛草林D.酷类声耳/真无马邪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4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10、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3分)

第一个场面:

第二个场面:

第三个场面:

11、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1分)

1

12、【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

7.(2分)A.觉:睡醒。 B.走:逃跑。 C.叩:问。 D.鼓:弹奏。8、(1分)D  9、(2分)(1)里面(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2) 我弹琴大半辈子,不料在这里遇见了知音。 10、(3分)第一个场面:一家四口由睡而醒;第二个场面:一家四口由醒而睡;第三个场面:失火、救火。(意对即可) 11、(2分)对牛弹琴或知音难觅,高超的技艺难被人欣赏。   12、(2分)例子: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好处:有力地烘托了乔山人弹琴技艺的精湛。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