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①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②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尝)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③融然④。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释]①环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简陋。②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③适:满足。④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⑤畜:同“蓄”。⑥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渔人甚之( ) (2)落英缤纷(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3. 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4.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1.(1) 对……感到惊异(惊奇、诧异); (2)繁多的样子

2.(1) 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

    (2)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

3.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4. 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种柳戏题(二)

柳宗元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注释】①此诗为诗人出任柳州刺史时所作。②惠化:指有益于民的德政与教化。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如何与母行:

(2)禹锡终连州:

(3)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4)时人之:

2.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 )

A.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公输》)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4.下列诗句与“惭无惠化传”所表达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

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B.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C.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D.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5. 柳宗元在诗中自认为“惭无惠化传”,而又有人认为柳宗元是一个好人、好官,请结合所选诗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1.(1)一起(2)交换,改授(3)妻子儿女(4)以……为义;认为……有义气

2.A 

3.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

4.D

5. “惭无惠化传”只是柳宗元自谦的说法。我认为他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体现在对刘禹锡的帮助上;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大公无私,表现在到了柳州便改革掉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的风俗,出私钱赎回人质;水平高,指导有方,要体现在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孙期传

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勤习典籍。家贫,事母至孝,牧豕①于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②化其仁让。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③,遣吏赍④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司徒黄琬特辟⑤,不行,终于家。

(选自《二十六史》)

【注释】①豕(shǐ):猪。②里落:村庄。③方正:汉代选举科目,也指被举荐的士人。④赍(jī):持有,携带。⑤辟:召,征召。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皆经垄畔以追之( )②期驱豕入草不( )

2 孙期身为儒生而不耻做粗鄙之事,文中他“牧豕于大泽”、“驱豕入草”分别有什么目的?

3. 孙期虽为布衣,却被记于史册,为史家所称道。请结合选文分析孙期有怎样的品质?

1. ① 持;或“拿”;或“握”② 回头;或“回头看”;或“转过头看”;或“看”

2.“牧豕于大泽”目的围绕“奉养母亲”回答;“驱豕入草”目的围绕“拒绝做官”回答。

3. 围绕“勤学;孝顺;能吃苦;仁让;淡泊名利;鄙弃功名”回答。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五柳先生传》选自《 》,作者是 ,东晋诗人。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曾不情去留( ) ‚短褐穿结

ƒ不汲汲于富贵( ) ④酣觞赋诗( )

3文中介绍了五柳先生的哪三大爱好?(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4、 找出文中描写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语句?

5第二段的评论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从中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具有怎样品质的人?

1.《陶渊明集》 陶渊明

2.①拘泥  ②破损不堪  ③竭力追求  ④尽兴饮酒

3.好读书    性嗜酒     著文章

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5. (1)引用   反问  

(2)一是不愁贫贱也不求富贵:

     二是怡然自乐,返璞归真,希望过先民的生活。(意思对即可)

阅读《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释文中加点词。

造 晏如

2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3作者为什么对五柳先生“性嗜酒”以及他喝酒的经过进行详细描写?

1.2略

3柳先生在污浊的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很多愁苦,寄情于酒,使自己得到解脱;他“造饮辄尽”“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表现。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世耕 (2)稍稍宾客其父

(3)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4) 则其受人者不至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不与作者的观点雷同)。

1属于; 以宾客之礼相待; 通“攀”,牵,引;被

2从此以后,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3人生的成就不仅基于先天的禀赋、还来源于后天的培养与造就。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为什么不由着他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fó xiàng 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册就着fó xiàng 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fó xiàng 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了王冕苦读的事。感到很是惊讶,就收他作了自己的弟子,王冕发愤学习最后终于成为了一个博学的人。

【浙江省金华市】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4-19题。

胡翰传

胡翰,字仲申,金华人。幼聪颖异常儿。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长从兰奚谷吴师道、浦江吴莱学古文,复登同邑先达之门。同郡柳贯▲文章名天下,见翰文,称之不容口。游元都,公卿交誉之。劝之仕,不应。归,遭天下大乱,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文章与宋濂相上下。

太祖下金华,召见,命之会食。后侍臣复有荐翰者,召至金陵。时金华民为兵,翰从容进曰:“金华人多业儒,习兵,籍之,徒糜饷耳。”太祖即罢之后聘修史书书成而归。爱北山泉石,筑其下,徜徉十数年而终,年七十有五。所著有《春秋集义》,文曰《胡仲子集》,诗曰《长山先生集》。

(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有删改)

示顺生

胡翰

明招山中人,高义无等伦。恨子弗见之,一去五百春。

我学如赘疣,未成先误身。误身身不淑,误世心不仁。

【注释】①籍:这里指征召。。下同。②糜饷:浪费粮食,耗费粮饷。③顺生:人名。④明招:武义明招山麓,晋元帝时阮孚曾在此筑屋修行。⑤赘疣:长在皮肤上的肉瘤,比喻多余无用之物。

14.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

太 祖 即 罢 之 后 聘 修 史 书 书 成 而 归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劝之仕 ( ) ②归 ( )

③时籍金华民为兵( )  ④习兵(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

                                      

                                      

17.文中“ ”处原有一字,请根据上下文推测,最有可能的一项是( )

A.于B.以C.而D.乃

18.诗中“恨”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19.胡翰“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结合诗文分析其中的原因。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14.太 祖 即 罢 之/后 修 史 书/书 成 而 归

15.①有人,有的;②已经;③正;④少。

16.七岁的时候,(胡翰)在路上拾到了金子,坐在路边等丢金子的人,把金子还给他。

17. B

18.表达了作者对顺生未能见到山中人的遗憾之情,期望顺生做山中人那样品德高尚的人,也流露出自己对山中人的仰慕之情。

19.自认为学问不深,品行不高,恰逢天下大乱;热爱山水;向往隐居生活;好读书。善作文。

【吉林省长春市】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杨继盛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

贬狄道典史。其地杂番,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鬻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九)

【注释】:①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②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③鬻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略改动)

【注释】①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②家:安家。③龂龂(yín 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④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灌水之,有溪焉 本在冀州之南,河之北

B.故之为愚溪 湖中焉得有此人

C.皆山水之者 邑人之,稍稍宾客其父

D.大舟不入也 潭中鱼百许头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17.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18.“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9.作者文中说自己“愚”,他的“愚”和《愚公移山》中愚公的“愚”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15. A 

16.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是从山下平地上涌出来的,原来这泉水是向上冒出的啊。

17.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18.当地居民有的称之冉溪,有的称之染溪,莫衷一是,争论不休。

19.示例:愚公下决心移山,并看到“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其“愚”实是志向远大、目光长远,是大智若愚的表现。柳宗元在文中以“愚”自称,并以“愚”来命名丘、泉、沟等景物,认为自己的处境和秀美的景色一样无人赏识而“无以利世”,因此他是以“愚”自嘲,借“愚溪”比喻自己,透露出被统治者的排挤、抱负不能施展的抑郁和愤激。

【湖南省长沙市】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禾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日:“此国家安危之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日:“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搁置。③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④搢绅: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⑤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⑥抗疏:上书直言。⑦宦寺:宦官。⑧曹:辈,等。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武备宽,东南尤甚/担持刀(《狼》)

B.指为生事/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C.人其先见/朝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D.此国家安危之也/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此曹今日受富贵

A.渔人甚异(《桃花源记》)

B.此则岳阳楼大观也(《岳阳楼记》)

C.宋何罪有(《公输》)

D.公将鼓(《曹刿论战》)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⑴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⑵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15.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陈禾的进谏方式与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请阐述理由。

【答案】12.B

13.B

14.⑴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⑵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啬头颅来报答陛下吗?

15.⑴陈禾品质:有先见之明 忠于职守 敢于进谏 刚正不阿

⑵进谏方式:邹忌进谏时采用讽谏的方式;由小及大、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的讽喻。陈禾采用的是直谏的方式。

⑶开放题:

赞成邹忌。原因:采用委婉地方法规劝齐王,使齐王乐于接受。

赞成陈禾。原因:陈禾的方式直接,让君主直接明了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和过错。

【湖北省宜昌市】

陶潜之略传

房玄龄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

【注释】①融然:和悦的样子。②畜:通“蓄”。③徽:系琴弦的绳子。

6.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 ) 愠( ) 辍( ) 但( )

7.文中有许多带“之”的句子,请找出一个与例句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句子。

例句:高卧北窗下。

答句:

8.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未 尝 有 喜 愠 之 色 惟 遇 酒 则 饮 时 或 无 酒 亦 雅 咏 不 辍。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10.陶渊明无论是穷困之时,还是酒醉之后,都能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开朗、超然物外的心态。请在文中找出与“晏如也”意思相近的另一个句子。

11.请在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陶渊明性格特征的8个字。

12.积累链接:请默写出《竹里馆》一诗中王维在竹林独自弹琴的诗句。

【答案】6.尝:曾经    愠:生气,发怒    辍:停止    但:只,只要

7. “未尝有喜愠之色。”或“每朋酒之会。”

8.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9.简陋的居室空空荡荡,不能遮蔽风雨烈日,粗布短衣上打着补丁,饭篮子和瓢里常常是空空如也,但他依然安然自若。

10. “大适融然。”或“未尝有喜愠之色。”

11.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1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