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赵普》一文,完成下列问题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 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卒用其人。
1、解释加点词语。
阖户( )尝奏( )少习( )循默(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祖常劝以读书。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碎裂奏牍掷地。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答: _
1、关、关上 曾经 熟悉 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2、宋太祖常常劝他读书 (太祖)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
3、刻苦读书 奏荐人才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②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__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③,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④。同射三矢,皆中的⑤,以示⑥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⑦;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资*源%库
【注】①负,具有。 ②强:擅长于。 ③未冠:没有成年。 ④周同:人名,岳飞的射箭师傅。 ⑤的:箭把子。 ⑥示:给……看。 ⑦筈(kuò):箭的尾部。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沉厚寡言 ②尤好《左氏春秋》
③飞引弓一发 ④飞由是益自练习
2、选出与例句中“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以所爱良弓赠之资*源%库
A.太祖常劝以读书B.跪而拾之以归
C.以天下事为己任D.可以为师矣
3、翻译下列句子。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译文:
4、结合选文说说岳飞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将。
1、⑴①少 ②喜欢,喜爱③拉开 ④更加
2 C
3、⑴他家里贫穷,捡拾柴禾当作灯烛来照明,背诵学习到天亮,不睡觉。(薪,达旦,寐)
4、少有大志,而勤学苦练不止。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以勇力事鲁庄公 事:为……做事
B.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许:答应
C.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既:已经
D.欲倍其约 倍:加倍
2.对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B.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C.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D.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对曹沫的劝告,表现了管仲的胆小,也从侧面点明了曹沫不怕对方反悔的原因。
B.曹沫劫持齐桓公迫使其归还侵地,体现了他的忠诚和勇敢。
C.“乃许尽归”表现了齐桓公的恐惧和外强中干的性格。
D.齐桓公最终践行诺言,归还侵地,显示了古人对信义的尊重。
1D
2B
3A
四知
范晔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举茂才 __________
(2)道经昌邑 __________
(3)故人知君 __________
(4)后转涿郡太守 __________
2.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B.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C.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D.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中的“其”是指________。
(2)“以此遗之”中的“此”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个故事。
6.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杨震是个怎样的人?
1.(1)推举,选拔 (2)路途,途中 (3)了解 (4)调动(官职)
2.C
3.(1)杨震 (2)“清白吏子孙”(“清白吏子孙”的美名)
4.他(杨震)过去在荆州曾举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里,(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
5.①杨震拒金(贿)。②杨震拒绝“为开产业”。
6.贤明,刚直,清廉。
赵 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下面对加点词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普少习吏事(熟悉)/明日,普又以其人奏(第二天)
B.普颜色不变(脸色)/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品质恶劣)
C.既薨(死)/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曾经)
D.太祖乃·悟(才)/普性深沉有岸谷(严肃刚正)
2.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B.家人/发箧/视之
C.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D.普/明日/复奏其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4.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的原因是什么?读书给赵普带来什么好处?(用文中原句回答)
5.下面这几句话都是细节描写,表现出了赵普的什么精神和品质?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③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1.B(“龌龊”在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2.A(正确停顿为: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3(. 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一读就是一整天。
4.原因:普少习史事,寡学术。好处: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5.表现出赵普读书勤奋刻苦的精神以及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的可贵品质。
诸葛亮传
①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乐毅①,时人莫许之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②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建光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与为盟。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③十二年春,亮率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②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百姓安居,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
④是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③,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初,亮自表后主曰:“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无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选自陈寿《三国志》,有删改)
【注】①乐毅:乐氏,名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②流马: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③冢足容棺:墓坑刚够容纳棺材。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亮 率 大 众 由 斜 谷 出
2.解释加点词语
(1)时人莫许之也 (2)亮以新遭大丧
(3)亮每患粮不继 (4)是以分兵屯田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
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4.请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第④段中画线句子在内容表达上的作用
5.西晋张辅在《名士优劣论》中,盛赞诸葛亮“岂徒乐毅为伍哉?”请结合选文第②段和链接材料,说说诸葛亮备受推崇的理由。
【链接】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1.亮 | 率大 众 | 由 斜 谷 出
2.(1)赞许、赞同;(2)因为;(3)担心;(4)因此
3.先主在永安病情危重(严重),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把后事嘱托(托付)给他。
4.这段话补充交代了:起初诸葛亮上表后主说,如果死了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钱;与上文遗命节俭入葬相呼应,最后评价“如其所言”;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清廉,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5.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或“因结和亲,遂与为盟”)及“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可见诸葛亮的文韬武略;从“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可见诸葛亮忠君爱国
廖永忠传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敌将张定边直犯太祖舟,常遇春射走之,永忠乘飞舸追且射,定边被百余矢,汉卒多死伤。明日,复与俞通海等以七舟载苇荻,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又以六舟深入搏战,复旋绕而出,敌惊为神。又邀击之泾江口,友谅死。
寻拜征南副将军,帅舟师自海道会汤和,略定闽中诸郡。寻拜征南将军,由海道取广东。永忠先发书谕元左丞何真,晓譬利害,真即奉表请降。至广州,擒海寇邵宗愚,数其残暴斩之。永忠善抚绥,民怀其惠,为之立祠。
明年,以征西副将军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进至瞿塘关,山峻水急,蜀人设铁锁桥,横据关口,舟不得进。永忠密遣数百人舁小舟逾山渡关,出其上流。度已至,帅精锐出墨叶渡,分两军攻其水陆寨。黎明,蜀人始觉。上下夹攻,大破之。明日,和始至,乃与和分道进,期会于重庆。永忠帅舟师直捣重庆,次铜锣峡。蜀主明升请降永忠以和未至辞俟和至乃受降。
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谕诸将曰:“永忠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及杨宪为相,永忠与相比。宪诛,永忠以功大得免。
(选自《明史•廖永忠传》,有删节)
【注】舁:音yú;带,载。
1.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蜀主明升请降永忠以和未至辞俟和至乃受降。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常遇春射走之 (2)次铜锣峡 (3)故止封侯而不公 (4)永忠与相比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俟和至,乃受降 乃与和分道进B.又以六舟深入搏战 永忠以功大得免
C.期会于重庆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D.复旋绕而出 故止封侯而不公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永忠善抚绥,民怀其惠,为之立祠。
(2) 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
5.文中的廖永忠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分析。
1蜀主明升请降/永忠以和未至辞/俟和至/乃受降
2(1)使他逃跑(2)驻扎(3) 因此,所以 (4)亲近,靠近
3A
4(1)廖永忠善于安抚(百姓),老百姓怀念他的恩德,替他建了一座祠。
(2)太祖派遣廖永忠将他接回应天,到瓜步的时候船翻了,韩林儿淹死了,太祖因为这件事而责备廖永忠。
5)评分量表
得分 | 赋分描述 | 答案示例 |
0分 | 没有作答 | |
1分 | 答出了一个相关信息; 简单几个词语指出不同的方面,并未具体指明人物的特点,没有分析; | 例①作战勇敢、战功卓著。 例②智勇双全。 例③有智谋。 |
2分 | 概括不全面,可能掺杂错误概括;或者没有说明或说明不清楚 | 例④:作战勇敢、战功卓著。如:永忠乘飞舸追且射。有智谋,如: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喜欢结交权相,居功自傲。 |
3分 | 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概括了人物特征,且分析合理简明,作答有层次,有条理。 | 例⑤:是明朝开国武将。他作战勇猛,富有智谋。在作战中,能“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又“以六舟深入搏战”,抵御张士诚,擒杀了海盗,平定闽中、四川等地,累建奇功,;他关心百姓疾苦,为民除害,深受百姓爱戴。他身上还有谦让的品性。配合随汤和作战为居功。 |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得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与/禹锡执友 B.裴度/亦奏其事
C.宗元革其/乡法 D.请以柳州/授禹锡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偕( ) 易( ) 妻子(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2)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
4. 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1)为友:
(2)为官:
(3)为师:
1. B
2.偕 :一同、一起;易:交换,改授;妻子:妻子儿女
3.(1)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像这样呢?(2)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
4.(1)为友: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为官: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3)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