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①之者,芒芒然②归,谓其人曰:“今日病③矣!予助苗长矣。”其子往视之,苗则槁④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①揠(yà):拔 。②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③病:劳累。
④槁(gǎo):枯死。
9.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自度其足 :量B.、至之市: 助词,的
C.及反 :同“返” ,返回D.、非徒无益:好处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忘操之”和“昂首观之”(《幼时记趣》)中“之”都相当于“的”,用法相近。
B.“自度其足”和“常蹲其身” (《幼时记趣》)中“其”可理解为“自己的”,用 法相近。
C.乙文中作者认为揠苗助长的人在生活中比较少见,所以要提出来进行讽刺。
11.对“何不试之以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倒装句B.肯定的反问句C.祈使句 D.疑问句
12. 把“文言文阅读”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何不试之以足?
。
(2)其子往视之,苗则槁矣。
。
13.乙文可用成语 来概括,现在用来比喻
。(3分)
14. 请指出当今社会上与上述某一个寓言相类似的现象,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看法。(3分)
。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03:58
免费下载:《广西融水县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 苏教版 附答案》Word试卷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①之者,芒芒然②归,谓其人曰:“今日病③矣!予助苗长矣。”其子往视之,苗则槁④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①揠(yà):拔 。②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③病:劳累。
④槁(gǎo):枯死。
9.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自度其足 :量B.、至之市: 助词,的
C.及反 :同“返” ,返回D.、非徒无益:好处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忘操之”和“昂首观之”(《幼时记趣》)中“之”都相当于“的”,用法相近。
B.“自度其足”和“常蹲其身” (《幼时记趣》)中“其”可理解为“自己的”,用 法相近。
C.乙文中作者认为揠苗助长的人在生活中比较少见,所以要提出来进行讽刺。
11.对“何不试之以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倒装句B.肯定的反问句C.祈使句 D.疑问句
12. 把“文言文阅读”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何不试之以足?
。
(2)其子往视之,苗则槁矣。
。
13.乙文可用成语 来概括,现在用来比喻
。(3分)
14. 请指出当今社会上与上述某一个寓言相类似的现象,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看法。(3分)
。
本题关键词:王履,朵而牌减之胶囊,足之三阴,先天之气,先天之本,人体之气,履带式,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