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颂 韩愈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

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由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谓士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一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注】①伯夷:殷朝孤竹君之子,放弃君位隐居周山。曾阻止武王伐纣,殷亡,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阴山。②微子:殷纣王之兄。

19.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 不人之是非(回头看) B. 信道而自知明者也(深厚)

C. 乃以为不可(偏偏) D. 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没有)

2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

A. 一凡人誉之,自以为有余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B. 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不知鱼之乐全矣

C. 抱祭器去之 夫环攻之

D. 夫圣人,万世之标准也 当立者公子扶苏

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

②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

22.本文作者高度称颂伯夷的“适义”、“信道”;也有人认为,伯夷是一个对国家、人民不负责任的人,韩愈“颂错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述理由。(4分)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02:58 免费下载:《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六及答案》Word试卷

伯夷颂 韩愈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

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由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谓士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一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注】①伯夷:殷朝孤竹君之子,放弃君位隐居周山。曾阻止武王伐纣,殷亡,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阴山。②微子:殷纣王之兄。

19.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 不人之是非(回头看) B. 信道而自知明者也(深厚)

C. 乃以为不可(偏偏) D. 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没有)

2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

A. 一凡人誉之,自以为有余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B. 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不知鱼之乐全矣

C. 抱祭器去之 夫环攻之

D. 夫圣人,万世之标准也 当立者公子扶苏

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

②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

22.本文作者高度称颂伯夷的“适义”、“信道”;也有人认为,伯夷是一个对国家、人民不负责任的人,韩愈“颂错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述理由。(4分)


伯夷颂   韩愈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    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

本题关键词:朵而牌减之胶囊,昂立美之知胶囊,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精明之府,特殊之毒,独特牌夕阳之光胶囊,不惑之年;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