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一腔 “愁”绪,常在诗文中流露。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愁”的难以排解,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 ”表达了“愁”之绵长,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用“ ”说尽了“愁”之沉重。
举杯消愁愁更愁(如答“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也给分;只答“抽刀断水水更流”不给分) 载不动许多愁(如答“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也给分;只答“只恐双溪舴艋舟”不给分)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先忧后乐思想的千古名句是 ,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 ,是知也。”(《论语·为政》
几处早莺争暖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