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小说《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喜极发疯。依明清科举制度,他中举时通过的考试应当是:
A:院试 B:殿试 C:会试 D:乡试
阅读《范进中举》(节选),完成1——6题。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上文描写范进发疯的情形有波澜,有层次,请简要概括其过程(每处不超过4字)
① ② ③ ④
2.上文采用 的表现手法,对范进中举后喜极发疯的丑态进行辛辣的讽刺。
3.这段文字通过语言、动作、外形等描写,刻画了范进中举发疯的丑态。请选出关键的词句填入下面相应的横线上。
①语言:
②动作:
③外形:
4.描写范进发疯的过程,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人物性格特征各不相同:老太太是 ,胡氏是不知所措,众邻居是 。
5.文中的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6.“好!我中了!”这两句话道出热衷功名的范进此时的什么心态?说明了什么问题?
1、(1)昏厥(2)疯跑(3)跌倒(4)疯走上集
2、夸张
3、(1)噫!好了!我中了!(2)拍、笑叫(3)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一身的水。
4悲叹命苦、担恐;劝说帮助
5、为了烘托这场闹剧的可笑,突出范进发疯的可怕和身份的变化,反映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风气,强化了小说的讽刺效果。
6、宣告几十年贫贱生活就此结束,梦寐以求的名利从此到手了,说明科举制度对封建知识分子毒害之深。
(2015届湖北黄石中考)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雪》是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中的名篇,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明了自己的倾向——更为欣赏“朔方的雪”。 B: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借乐府古题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感。 C:《范进中举》出自《儒林外史》,文中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范进喜极而疯的形象。 D:《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作家法布尔,他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雪》是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中的名篇,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明了自己的倾向——更为欣赏“朔方的雪”。 B: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借乐府古题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感。 C:《范进中举》出自《儒林外史》,文中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范进喜极而疯的形象。 D:《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作家法布尔,他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智取生辰纲》选自元末明初时期,施耐庵所创作的长篇白话小说《水浒》。 B:莫泊桑,德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C:课文《故乡》通过“我”回乡的经历,塑造了闰土这个经典的人物形象。 D:《范进中举》描绘了范进喜极而疯的形象,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炎凉。
下列人物与作品、情节搭配不正确的是
A:范进 中举后却又发疯了 《儒林外史》 B:刘备 借口“鸡肋”事件杀杨修 《三国演义》 C:菲利普 不愿和亲弟弟相认 《我的叔叔于勒》 D:杨志 押送金银担 《水浒》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和文章内容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在鹰愁涧收了白龙马,在高老庄收了猪八戒,在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B: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有些故事还前有序幕,后有尾声。《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发疯就是小说的尾声部分。 C:《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散文,《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的小说。 D: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表现了他童年生活的情趣,也表达了他对老师寿镜吾老先生的不满。
《范进中举》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该作品批判的是( )。
A:行省制度 B:分封制度 C:文字狱 D:八股取士
22.学校“文学天籁”论坛向大家征集话题“我最喜欢的课文”。请你仿照示例,使用“初读……再读……多次阅读”的格式,选择你记忆最深刻的一篇课文,写上几句感言。
要求:中肯恰当,75字以内。(5分)
示例:初读《范进中举》,让人忍俊不禁;再读,既为范进喜也为范进悲,喜他终于中举,悲他为了地位发疯;多次阅读,发现范进其实就是醉心于科举的封建文人的一个缩影。
示例:初读《阿Q正传》,觉得阿Q滑稽可笑;再读,觉得阿Q质朴、愚昧、自私;多次阅读,发现《阿Q正传》就像一面人生的镜子,从中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
初读《祝福》,觉得祥林嫂愚昧可怜;再读,觉得祥林嫂周围的人精神麻木,缺乏同情心;多次阅读,发现《祝福》就像一幅生活速写,从中可以看到旧社会的人情冷暖。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本题为一开放类试题。要求就学过的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写几句感言。注意仿写时要按照初读……,再读……,多次阅读……,的句式要求。另外要注意从文章的内容(如人物形象、思想内容、主题等方面)形式(如文章的语言精炼、修辞巧妙、结构精美等)等角度展开思考作答。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