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在()中对孔子所言“德之贼也”做了解释。

A:《孟子•离娄》 B:《孟子•告子》 C:《孟子•万章》 D:《孟子•尽心》

生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孟子·告子上》)

义亦我所欲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孟子·告子上》)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 《孟子•告子上》 )

②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 ( 《孟子•告子上》 )

③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孟子•告子下》 )

【注】①赖:同“懒”

15.出自选段①的一个成语是什么?该选段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为学主张?(2分)

答:

16.选段②③孟子阐述了怎样的教育观?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答案】

15.一暴(曝)十寒。(1分)为学必须专心致志,勤勉持恒(不可间断)(1分),才能有成。

16.阐述了环境移人的教育观:(1分)①环境的好坏会影响一个人的好坏,比如青年人因为富裕而游手好闲,因为穷困而显得残暴,就是这个道理;(1分)②困境有时反而能激发人的意志,成为有大用的人才,舜、傅说、胶鬲等就是如此。(1分)(+简要分析,1分)

【解析】

15.

试题分析:“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即“一暴十寒”。孟子认为,即使有普天之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曝晒它一天后,又寒冻它十天,没有能够成活的。他以此来比喻学习,学习不能学一天,荒废十天,要持之以恒。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

试题分析:②孟子说:“丰年,子弟大多懒惰;荒年,子弟大多横暴”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③中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都是从困境中崛起的,所以说困境能激发人的意志。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①孟子说:“对于大王的不明智不要诧异。即使有普天之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曝晒它一天后,又寒冻它十天,没有能够成活的。我进见的次数很少,我一退出来,寒冻他的人就到了,我对他刚有的那点善心的萌芽又能怎么样呢?

②孟子说:“丰年,子弟大多懒惰;荒年,子弟大多横暴

③孟子说:“舜在农田之中被提拔出来,傅说从夯土筑墙之中被提拔出来,胶鬲从贩卖鱼盐之中被提拔出来,管仲从狱中被提拔出来,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生活中被提拔出来,百里奚从集市被提拔出来。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孟子·告子上》)

两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孟子·告子上》)

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告子上》)

故不为苟得也     故患有所不辟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告子上》)

故不为苟得也    故患有所不避也

生我所欲也,_________,故不为苟得也。 (《孟子·告子上》)

所欲有甚于生者

呼尔与之行,行道之人弗受; 。(《孟子·告子上》)

蹴尔而与之                     岂人不屑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