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D:明日许公来。(《邹忌讽齐王纳谏》)
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B: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乡为身死而不爱。(《鱼我所欲也》) D:小惠未偏,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诗歌305篇。 B:《水浒传》是我国古代章回体白话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 C:《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这部书是记载春秋历史的史学名著,属于编年体史书。 D:《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这部书是国别体史书,编者是西汉的刘向。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B:《曹刿论战》——《左传》 C:《变色龙》——契诃夫——俄国 D:《范进中举》——吴敬梓——明
19.名句默写
(1)呼尔而与之, ; ,乞人不屑也。
(2) , ,国恒亡。
(3)《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 。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是: , 。
(5)又前而为歌曰:“ , !”
(1)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4)邹忌修八尺有余 而形貌昳丽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解析】
试题分析:要答好名句默写类试题,平时要多注意积累。只有弄到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句子和记准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字,要特别注意。本题特别注意的字:蹴尔 辙 靡 昳丽 萧萧 。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来讽刺秦王朝任意收刮,一分一厘都不放过,又挥霍无度的行为。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对“ , ”给予下等奖励。
(3)《曹刿论战》中,鲁军选择在“ ”的时候向齐军发动进攻。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曹刿的解释是“ ”。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3)齐人三鼓、三而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亦可)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锱铢”“谤”“寡”“竭”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如本题“能谤讥于市朝”的“谤讥”是“议论”的意思,“奈何取之尽锱铢”的“锱铢”错误率很高,需要注意。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