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加线词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 (2)无案牍之劳行( )
2.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作者写自己的陋室,为何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谈谈你的看法
1.(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
(2)使……劳累
2.(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 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
阅读《陋室铭》,回答文后的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面的加点字。
(1)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 )
(3)惟吾德馨( ) (4)白丁( )
2.解释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 )
A.自己同诸葛亮、杨雄一样,都居住陋室,居住环境不好。
B.为了衬托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予云亭一样有名。
C.以古代名贤自况,进一步突出“德馨”。
D.为了说明诸葛亮的草庐和杨予云的亭子都很出名。
4.有人认为本文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闻名,出名 这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2.(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惟、馨)
(2)没有音乐声扰乱囱己的耳朵,没有官府的事物使身体劳累。(劳、形)
(整个句子要通顺,重点词语要翻译准确)
3.C
4.略 开放型题目,要求:有理有据,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做出合理解释。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有仙则名( )(2)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选择对全文的品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本文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C.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了。
D. 文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1(1)出名 (2)品德高尚 (3)有大学问的人(博学多才的人)
2(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3 C(应该是屋主人的品德高尚。)
阅读《陋室铭》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惟吾德馨 ( )
(2)谈笑有鸿儒 ( )
(3)可以调素琴 ( )
(4)无丝竹之乱耳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
(2)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3.选文中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4.请概括选文的主旨(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答:
1. (1)只 (2)大 (3)调弄,这里指弹(琴) (4)使……乱,扰乱
2. (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答案:举例论证,作者以古仁人自况,表现自己的品德高尚。
4.答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甲)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选文的作者是 ,字 , 朝 家。
2、解释加点的字或词:
(1)谈笑有鸿儒( ) (2)无案牍之劳形( )
(3)惟吾德馨( ) (4)斯是陋室( )
3、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1、刘禹锡,梦得,唐 文学
2、大 使……劳累 指品德高尚 这
3、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9、文中加线处应填的原文是: , 。概括语段中心的一句是: , (2分)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惟吾德馨 ( ) (2)谈笑有鸿儒 (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孔子云:“何陋之有?”
22、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惟吾德馨”?(2分)
[c71c02f5e803cee6.jpg]
阅读刘禹锡《陋室铭》完成13-15题 (6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14.翻译句子。(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3、(2分)名:出名(或著名) (2) 德馨:品德高尚
14、(2分)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15、(2分)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便要还家 (2)惟吾德馨
(3)可爱者甚蕃 (4)其两膝相比者
(5)相与步于中庭 (6)上下一白
(1) 通“邀”,邀请 (2)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3) 多
(4) 靠近 (5) 一起、共同 (6) 全
,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