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8分)(①至③题共4分,④至⑥题共4分)

①《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 》,鲁迅原名 ,浙江 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 ,思想家和革命家。

②《金色花》作者是国)文学家

③《世说新语》是 组织文人编写的,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

⑤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

⑥写一句珍惜时间的诗句:

下列各选项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故乡》是一篇选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小说,以“我”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旧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遇与精神病苦。 B:《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C:《关雎》、《蒹葭》都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又称“诗三百”。《诗经》按体制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D:《论美》选自《培根论人生》,作者弗兰西斯•培根,法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

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雨说》《乡愁》的作者分别是郑愁予、余光中。他们都是台湾诗人。 B:《变色龙》是英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作品,其代表作还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C:《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和《望江南·梳洗罢》是唐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 D:《故乡》《孔乙已》两篇作品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调塑造了范进、孔乙己等一大批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C:鲁迅的《风筝》一文,有对小兄弟放风筝的粗暴干涉,有对“精神虐杀”的自我 反省,也有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 D: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记载了痛苦和磨难造就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 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丰功伟绩。

沈复,字______________,长洲(现在______________)人,清代____________。

三白 江苏苏州 文学家

《行道树》作者    ,节选自《      》。周素珊的《       》节选自《          》。  

  

张晓风    张晓风自选集    第一次真好  无言歌  

下列文学常识和课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把旧中国浓缩为一个鲁镇,把焦点聚集在咸亨酒店,把悲剧演绎在当街的柜台旁,把炎凉世态投影在孔乙己的身上。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表现手法包括“风”“雅”“颂”“赋”“比”“兴”。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D:《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该剧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也反映资本主义早期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最后一节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流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中国意识”。 B:《苏州园林》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分—总”式结构,条理清晰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 C:《小石潭记》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脉络清晰。 D: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又名《给巴特勒的信》)中, 就圆明园被焚掠这一事件,指斥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提出了“岁月创造的一切皆属于人类”的观点。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B:《资治通鉴》是北方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孙权劝学》出自此书。 C:《故乡》《风筝》都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D:“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出自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下列与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城子 密州出猎》——《东坡乐府笺》——苏轼——宋代 B:《香菱学诗》——《红楼梦》——曹雪芹——清代 C:《社戏》——《朝花夕拾》——鲁迅——现代 D:《金色花》——散文诗——泰戈尔——印度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