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社戏》中“我”怀念的不仅仅是好戏和好豆,还有平桥村的孩子、老人那种朴实真挚的感情,他们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和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 B:《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小说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富于幻想,热爱冒险,不堪忍受束缚人性、枯燥无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为北宋时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他在《水调歌头》中抒发了乐观、旷达的胸怀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D: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他能文善画,其中《幼时记趣》一文选自他的自传体散文《世说新语》。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望江南》——李清照——晚唐 B:《武陵春》——温庭筠——北宋 C:《陈涉世家》——司马迁——西汉 D:《唐雎不辱使命》——刘向——东汉

你一定读过一些文学名著,请写出其中的一部书名,并说说你喜欢当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往事依依》一文,字里行间充满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热爱老师、热爱献身的事业的深情。 B:《幼时记趣》描述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C:《十三岁的际遇》一文紧扣“北大”这条主要线索,从渴望进北大到生活在北大,领悟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北大的培养,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了北大而将离开的的复杂感情和渴望自由、渴望创造的精神。 D:《伟人细胞》通过记叙初一学生贾里为实现“伟人计划”而经历的一次失败及在两次不经意中获得了成功的曲折过程,说明了必须从小事做起方能干成大事的道理。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繁星》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巴金,原名李尧棠,其代表作品有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她创作的大量表现自己“零碎的思想”的短小清新的小诗,后来被收集在《寄小读者》和《再寄小读者》中。 C:《安恩和奶牛》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约翰尼斯•延森,他在194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失去的天国》《国王的下台》等。 D:泰戈尔是印度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飞鸟集》《罗摩衍那》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涉世家》选自《史记》,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本课中最能代表陈胜强烈__精神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它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C:《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本文的体裁是“表”,它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中写作者无意功名利禄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D:《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在本词中,他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抒发了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

走进名著。

从你读过的文学名著中列举一个能体现“吃苦经历是人成长的养分”的情节或故事,完成下面问题。

(1)作者:

(2)著作名称:

(3)主要人物:

(4)相关情节或故事:

示例:(1)吴承恩  (2)《西游记》  (3)唐僧师徒  (4)唐僧师徒一路斩妖除魔,历经八十一难,取回真经而成佛。

名著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经典名著会让我们受益匪浅。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出一部推荐给那些即将步入中学大门的小同学,并结合作品内容写出推荐理由。

(1)推荐名著:

(2)主要内容:

(3)推荐理由:

(1)示例:《鲁滨孙漂流记》

(2)示例:鲁滨孙外出游历,船触礁沉没,他坚毅地度过了长达28年的孤岛生活并记下日记。最后,他和“星期五”帮助一位船长将船从叛乱水手手中夺回,这才得以乘船返回祖国。

(3)鲁滨孙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精神令人敬佩,他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能够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

下列作者、时代(或国别)、作品及主人公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现代——《故乡》——闰土 B:莫泊桑——德国——《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妇 C:曹文轩——当代——《孤独之旅》——杜小康 D:黄蓓佳——当代——《心声》——李京京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敬业与乐业》一文,梁启超阐述了人生与事业的关系。 B:雨果的演讲,是对人类先贤伏尔泰关于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礼赞。 C: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书信形式,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反对女儿早恋。 D:通过书信形式,傅雷劝勉、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要勇于攀登艺术的高峰。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