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春冬之時,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写作“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 分)

(l)至于夏水陵: (2)虽乘御风: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①三峡七百里中 ②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① 空谷传响,哀转久 ②群响毕

C.、① 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②凭或立

D.、① 引凄异 ②神情与苏黄不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文中“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表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2 分)

6、 ( 2 分)〔 1 )漫上(丘陵)(2 )飞奔的马

7 、( 2 分)答案:B

8 、( 4 分)( 1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2 分)

( 2 )中间有一千二百里路,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 分)

9.( 2 分)一是突现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答出一点得1分)

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2分)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分)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2分)新课标第一网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分)

高处的猿猴常常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每至晴初霜,林寒涧,常有高猿长啸,属凄异,空谷传,哀转久绝。

A:每至晴初霜 旦:早晨 B:林寒涧 肃:寂静 C:属凄异 引:连续 D:空谷传 响:回声

阅读下列材料: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请完成:

(1)该材料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人?

(2)你能说出这位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原因吗?

(1)郦道元。北魏。

(2)因为他从小热爱自然,刻苦学习,喜好游历,足迹遍及华夏大地。他留心河道分布和通塞情况,这为后来写《水经注》打下了文学基础,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请回答:

(1)上述这段话出自哪本书?谁写的?

(2)这部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这部书有什么价值?

16.(1)《水经注》,郦道元。

(2)书中生动详细地记录了l250多条大河流的走向,以及河流沿途的山川和城镇的地理沿革、物产、矿藏、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内容丰富,文笔优美,体例严谨。

(3)《水经注》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阅读材料并回答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请回答:

(1)上述这段话出自哪本书?谁写的?

(2)这部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这部书有什么价值?

(1)《水经注》,郦道元。

(2)书中生动详细地记录了l250多条大河流的走向,以及河流沿途的山川和城镇的地理沿革、物产、矿藏、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内容丰富,文笔优美,体例严谨。

(3)《水经注》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选出下列划线词用的是本义的一项

A: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B:相如引车避匿 C:丁壮者引弦而战 D:引赵使者蔺相如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