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
A:刘向 B:左丘明 C:司马迁 D:战国史官
下面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全称《春秋左氏传》,旧传是春秋时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曹刿论战》就选自此书。 B:《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此书由西汉末年的刘向校录编订。 C:《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到春秋时期诗歌305篇,共分“赋”“比”“兴”三部分。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B:《曹刿论战》——《左传》 C:《变色龙》——契诃夫——俄国 D:《范进中举》——吴敬梓——明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左丘明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我们所学的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就选自该书。 B:《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雨说》《乡愁》的作者分别是郑愁予、余光中。他们都是台湾诗人。 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是法国l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项链》等。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的《故乡》选自《呐喊》,体裁是小说,文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不是实指。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也称“诗三百”分“风”“雅”“颂”,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C:《傅雷家书》是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的汇编,信中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问题。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左丘明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我们学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都选自该书。
下列几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简称《国策》,为国别体史书,由汉代刘向整理改编而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B:《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事详备、文辞优美,《曹刿论战》就是其中的名篇。 C:《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间共305首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蒹葭》一诗出自“小雅”,表现了少女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D:《论语》、《孟子》均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辑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语录,而《孟子》则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