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 B: 《陋室铭》 刘禹锡 唐代 C: 《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 D: 《望岳》 杜甫 宋朝
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鲁迅的《孔乙己》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B: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是一出“残酷的求生悲剧”。作品中淘金人独自置身于渺无人烟的苍茫荒野里,面临着种种生死考验,最终依靠顽强意志生存下来,使人深切体会到“人”的伟大。 C:《孔乙己》里的“我”是作者自己。 D:《变色龙》《蒲柳人家》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和中国的刘绍棠。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律 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热情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B:《最后一课》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下课的顺序来安排情节。 C:《背影》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作者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D:《父母的心》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小说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 》,作者是( )。
西游记 吴承恩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回忆性的散文。 C:雨果是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D:《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情节,刻画了诸葛亮深谋远虑、博学多才的儒将形象,他因此成为读书喜爱的智者化身。 B: “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情感”,正因为法布尔喜欢赋予昆虫人的情感,《昆虫记》才让读者如此痴迷。 C: 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冰心写出了“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首明白晓畅、晶莹明丽的哲理短诗,赞扬了母爱的伟大。 D: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讲述了他在北京拉洋车的苦难生活和悲惨遭遇,无情地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__社会。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也称“诗三百”,收录诗歌300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B: 戴望舒,我国现代诗人,他的诗作《我用残损的手掌》选自《戴望舒诗全编》,其诗集还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等。 C: 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D: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霑,清代小说家。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陈涉世家》节选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孙权劝学》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B: 辑录了《阿长与<山海经>》《风筝》《藤野先生》等作品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C: 我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通过“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则直接用劝说的口吻,对世人进行嘱咐。 D: 奥楚蔑洛夫、韩麦尔、夏洛克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俄国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都德的《最后一课》、英国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篇。 B: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C: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D: 唐代杜牧《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后来人们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B: 《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C: 老舍,著名作家,我们学过的他的作品有《济南的冬天》《秋天》。 D: 杰克·伦敦是美国小说家,他的小说《热爱生命》讲述了美国西部淘金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