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改革官制的具体措施包括()

A:严明赏罚 B:有功则进,无功则黜 C:开学校、设科学 D:重视贤才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洪仁玕认为“持法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A:国家官吏以身作则 B:刚正不阿,不畏权贵 C: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D:严明赏罚 E:重点治吏

主张“赏罚严明,任人唯贤”的人是()

A:商鞅 B:诸葛亮 C:魏徵 D:包拯

下列属于诸葛亮治蜀措施的是( )。 ①“整肃吏治、严明赏罚” ②推行九品官人法 ③大力开展屯田 ④修竣都江堰、积极发展农业 ⑤征服山越 ⑥平定南中八郡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④⑥

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文采”和“风骚”都是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含义比较广泛。 B: 《水浒传》是罗贯中所著的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它塑造的人物,用金圣叹的话说,“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C: “林书豪在NBA的职业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一句,应删去“正在”,才不是病句。 D: 《出师表》写于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文中,诸葛亮反复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高尔基,苏联作家。他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散文诗《海燕》等。 B:《出师表》中,诸葛亮以恳切的言辞,向刘禅提出了开张圣听、赏罚公平、亲贤远佞的建议。 C: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等,抒发了自己的喜悦之情。 D:鲁迅的《藤野先生》、茅盾的《白杨礼赞》、朱自清的《绿》的体裁都是散文。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纬、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秋:_______________, 悉: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文中很多词语已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上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诸葛亮提议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正严明。

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的建议。

1.时候    都

2.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3.妄自菲薄    作奸犯科

4.C

17.(1)“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_________,_________”,借“月”引发思乡之情、别离之绪。

(2)苏轼在《赤壁赋》中与客游赤壁时面对月与水感喟,从“变”的角度阐发自己哲理思考的句子是“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提了三条建议,其中一条是严明赏罚,将宫、府视为一体,做到“_________,_________。

(1)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惨”“茫”“曾”“臧”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如本题“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的“曾”是竟然的意思,“陟罚臧否”的“臧”错误率很高,需要注意。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月作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月引发思乡之情,别离之绪。

(2)苏轼在与客游赤壁时面对月与水感喟,从“变”的角度阐发自己哲理思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提了三条建议,其中一条是严明赏罚,将宫府视为一体,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2)盖将自其变着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3)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性默写的题目,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别离之绪”“ 从‘变’的角度”“ 严明赏罚”,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惨”“浸”“陟”“臧否”等易错字的书写。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对忠奸者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船和水的关系,阐明了世间万事万物总会有所凭借的道理。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付”“雌”“ 负”。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 错字的正确书写。考到学习态度、感伤情怀、崇高爱国思想、优美意境、对历史的思考、各家学派进步思想等。平时要重视提高人文素养。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