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古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的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家乡人。 B: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C:“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此句中的“辰牌”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申时”相当于下午五时至七时。 D:戏曲是戏剧的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话剧、歌剧有较大的自由,《变脸》就是戏曲,而川剧“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变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特技表演。
古代男子的成人礼,又叫()。
历史上,汉族有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八岁行笄礼的规定。
在古代,豆蔻是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是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是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弱冠”)。
古代男子20岁举行成人礼,女子18岁许嫁举行笄礼。(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钦差大臣》《给巴特勒的信》的作者分别是英国的果戈理和法国的雨果。 B:在古代,“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儿童,“加冠”指男子二十岁时所行的成人礼。 C:汉字的演化历经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这些阶段。 D:婉约派是宋词一大流派,该派词作情思细腻,语言华美,代表词人有晏殊、李清照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成人礼是在少男少女到一定年龄时举行的象征其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中国的成人礼相传在西周时已有定制,近年来不少中学也在学生高中毕业前夕为他们举行成人仪式,活动形式各具特色。例如,有的组织学生身着汉服,行古礼,诵古文;有的邀请学生家长一起参与,共同见证;还有举行“单车成人礼”的,成人礼车队骑行数十公里,沿途参观名胜,慰问福利院老人,最后迈入“成人门”。
要求:①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 不少于800字。
④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例文:
十八岁成人礼感言
从这一刻起,扬帆起航,我,十八岁了。
回眸处,记忆的光芒冲破青春的迷雾。十八岁,是最曼妙的青春史诗,星星点点缀满十八岁的星光,闪烁在每一个青春的足迹里……
十八岁,凝聚无限幻想的岁月。幻想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幻想着,康河的柔波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倾城绝恋:幻想着,江南雨巷里那撑着油纸伞姑娘愁绪里的幸福;幻想着,三月的窗帏外,过客不是美丽的错误,是思妇等待的幸福。十八岁的少女遐思给予青春无限美好的幻想,那是青春的号角,给予追逐青春的勇气,追逐彼岸的幻想。
十八岁,把信念紧紧握在手心里。没有像但丁一样企盼佛罗伦萨,没有像海明威一样遥望乞力马扎罗,没有像梭罗一样眷恋瓦尔登湖的涟漪……但我的十八岁选择了信念。选择陪伴海子一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因眼前的阴云遮住天边的彩虹;选择陪伴顾城一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不因眼前的困难否定明天的灿烂。诚然,淡淡的忧伤,甜甜的记忆会随岁月而流逝,十八岁,给予青春另一季,让信念坚守,下一个美丽的季节,春泥孕育着另一促芬芳的春花。让十八岁把信念握紧,指引你前进的船帆。
十八岁,我选择把信念写做坚强,让坚持像十八岁的青春宣誓。我读懂了《简爱》里,简对生活的坚强;读懂了《复活》里玛斯洛娃让灵魂复活的坚强;读懂了《欧也妮·葛朗台》里,欧也妮在金币利诱下的坚强……我没有选择像傲世的林家女,把眼泪滴落在余香犹存的花锄上,没有选择像三毛把美丽的青春化作撒哈拉的沙尘……因为,十八岁的我把信念铭刻上坚强,为未来掌舵,做青春的勇敢者,做未来的寻梦人。
十八岁赋予了青春幻想,牢牢的握紧青春的信念,带着追求青春的坚强,这是十八岁赋予青春的使命。注定要像海燕一样,在波涛汹涌里展翅飞翔;注定要像鸿雁一样,在漫无边际里寻觅归途的方向。如果你可以,那么让奋斗的泪水与汗水滋润你美丽的十八岁;如果你可以,那么让希望的光亮照耀你美丽的十八岁。让我们这群同路的寻梦人在十八岁的起点,携手前行,奔向未来,向青春挥手召唤!
在梦里,你微微的向我笑着,我倚靠在窗棂边,把烟雨里的树影读成写你的诗,光阴带走我的寄托,我把梦留给了你……如诗,如烟,如画的十八岁!
本文“十八岁成人礼感言”,拟题紧扣材料中心,立意角度精准,题目整齐;正文部分,围绕中心,用“并列式”的结构,用了四个排比段,围绕它层层深入地论述。最后结尾处运用优美的语句首尾照应,升华深化中心,给人昂扬向上的感觉。
【解析】
试题分析:本文建议写成议论文。写议论文时,先确定一个中心论点(何种成人礼才是最好、最有意义的),然后分述几个论据(举例子证明)。作文的模式最好以总分总的结构去写。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7.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男子到二十岁时,要束发加冠,行笄礼。从这天起,男子可以拥有自己的字。 B:寒食节前一两天,有禁火冷食、扫墓悼亡风俗的传统节日是清明节。 C:古人在解说汉字的结构时,归纳出的通行理论是:“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D:传统文字学上,把合体字切分之后产生的部分,左边称为“旁”,右边称为“偏”,这是组成汉字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