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12元/本,《寓言故事》8元/本.《格林童话》和《寓言故事》各买17本,一共要多少元?(根据题意分别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①先算买17本《格林童话》和17本《寓言故事》各要多少元,再算一共要多少元.
②先算买1本《格林童话》和1本《寓言故事》要多少元,再算一共要多少元.
解:①12×17+8×17
=204+136
=340(元)
答:一共要340元.
②(12+8)×17
=20×17
=340(元)
答:一共要340元.
下图是一则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的漫画。故事出自 《淮南子·人间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田忌赛马”、“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揠苗助长”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的智慧
A:产生于寓言故事 B: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源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D: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我国许多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塞翁失马”“守株待兔”等,都包含了古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都体现了深刻的哲学道理。这从侧面反映了哲学
A:源于寓言故事 B:产生于哲学家的头脑 C:源于民间传说 D: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田忌赛马”、“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揠苗助长”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
A:产生于寓言故事 B: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源于自发的世界观 D: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B:源自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产生于人们的惊异、困惑
有一则寓言故事叫“塞翁失马”。故事出自《淮南子》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有一则寓言故事叫“塞翁失马”。故事出自《淮南子》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