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书、画“三绝”见称的“扬州八怪”之一的诗人是()。
()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惜往日》;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____》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
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平仄也有规定。 B:《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字翼德,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D:《天净沙 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关雎》《蒹葭》都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 B: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他的词大多热情洋溢,慷慨悲壮,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郭沫若的诗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他的代表作《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都是他悲剧的代表作。
《观沧海》的作者是 ,字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
曹操 孟德 慷慨悲壮
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B: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运用荒诞手法想象了一个人兽颠倒的国度,讽刺了人性的丑陋与人类社会的弊端。 C:《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作者孔子。 D:《秋天》这首诗的作者是何其芳,选自《预言》。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观沧海》是一首乐府体四言诗,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B:《山市》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世称“聊斋先生”,号柳泉居士。 C:《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它以母爱、童真、自然为主题,净化了许多读者的心灵。 D:老舍,原名舒庆春,他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著有《陶渊明集》。 B: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D:《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记录了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又称“长勺之战”。《左传》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订,现存诗305篇,它最初称为《诗》、《诗三百》、《三百篇》,到西汉时被尊称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 B: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作的长篇抒情诗《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传统。 C:《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敕勒歌》合称为“乐府双璧”。 D:曹操,字孟德,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他的推动下形成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