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3分)

课文《陈涉世家》节选自 《史记 陈涉世家》,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体通史,共有130篇。作者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____________。世家,是该书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陈胜因_______________,功大,故入世家。

    纪传    司马迁    首事反秦 

(评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

【甲】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①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①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

七月,戍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向,名②为伐秦,不可胜数也。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②吏。后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释:①合从:联合②二世:指秦二世胡亥

1.【甲】【乙】两文中的“名”和“下”意思各不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名:名声②名:打着……的旗号①下:攻下 ②下:下放

B.①名:打着……的旗号②名:名声①下:攻下 ②下:下放

C.①名:名声②名:打着……的旗号①下:下放②下:攻下

D.①名:打着……的旗号②名:名声①下:下放②下:攻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⑴藉第令毋斩 翻译:__________

⑵以反者闻二世翻译:__________

3.【甲】【乙】两段文字都记述了陈涉起义军胜利进军和的情况。【乙】文中秦二世表现出的,印证了【甲】文中“三老、豪杰”对于统治者“无道”的评价。(用自己的话回答)

1.A

2.⑴即使能免于斩刑。

⑵把__的情况报告给秦二世。

3.①得到响应(或“建立政权”)  ②不听逆耳直言(或“昏庸残暴”)

陈涉世家(节选)

①攻大泽乡,收而攻蕲。②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③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④行收兵。⑤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⑥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⑦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⑧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⑨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⑩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7.解释文段中加点的字。(4分)

①下: ②乃:

③兵: ④刑:

18.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2分)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翻译:

19.起义军从“至陈”到“计事立王”的这部分内容可分为四个阶段,请从文段中找出能高度概括另外两个阶段的词组,并依次填写在下面方框内。(每空两字)(2分)

至陈→ 计事立王

20.在《陈涉世家》一文中,陈胜在起义前分析天下各种形势时,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得出了起义“宜多应者”的判断。文段中的哪两句话可以证明陈胜的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写出句子的序号即可)(4分)

[13f7acdcd89e04e3.jpg]

[0a6d12b40cbbe1bf.jpg]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12-14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扶苏以谏故

⑵将军身被执锐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⑵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14.“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与选文第一段中哪两句相照应?这一照应体现了陈涉的什么特点?(3分)

12.⑴屡次  ⑵铁甲

   评分:共2分。每空1分。

13.⑴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⑵吴广平素爱护众人,士卒很多都愿意被他所用(或听他差遣)。

   评分:共4分。每句2分。

14.天下苦秦久矣  1分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分  

体现了陈胜料事如神,对形势有准确的分析判断    1分

评分:共3分。每点1分。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12-14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扶苏以数谏故

⑵将军身被坚执锐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⑵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14.“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与选文第一段中哪两句相照应?这一照应体现了陈涉的什么特点?(3分)

12.⑴屡次  ⑵铁甲

   评分:共2分。每空1分。

13.⑴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⑵吴广平素爱护众人,士卒很多都愿意被他所用(或听他差遣)。

   评分:共4分。每句2分。

14.天下苦秦久矣  1分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分   

体现了陈胜料事如神,对形势有准确的分析判断    1分

评分:共3分。每点1分。

范增说项梁(10分)

居巢(地名)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心:人名,为楚怀王嫡孙熊心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往项梁曰 ( ) ⑵陈胜败当 ( )

⑶自怀王入秦不 ( ) ⑷于是项梁其言( )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君世世楚将 遂许先帝驱驰B.、不立楚后自立 任重道远

C.、于是项梁然言 空乏身D.、楚人怜至今 大道行也

2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

26、范增认为陈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本文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3、⑴劝说,说服   ⑵本来   ⑶通“返”,回来,返回   ⑷认为……正确。(4分)

24、C(2分)

25、(项梁)就派人到民间寻找楚怀王的嫡孙熊心,(这时熊心)正在给人家牧羊。(2分)

26、陈胜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满足楚国人复国的愿望,因此失去了民心。(2分)

范增说项梁(10分)

居巢(地名)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心:人名,为楚怀王嫡孙熊心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往项梁曰 ( ▲ ) ⑵陈胜败当 ( ▲ )

⑶自怀王入秦不 ( ▲ ) ⑷于是项梁其言( ▲ )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君世世楚将 遂许先帝驱驰B.、不立楚后自立 任重道远

C.、于是项梁然言 空乏身D.、楚人怜至今 大道行也

2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

26、范增认为陈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本文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3、⑴劝说,说服   ⑵本来   ⑶通“返”,回来,返回   ⑷认为……正确。(4分)

24、C(2分)

25、(项梁)就派人到民间寻找楚怀王的嫡孙熊心,(这时熊心)正在给人家牧羊。(2分)

26、陈胜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满足楚国人复国的愿望,因此失去了民心。(2分)

阅读下面短文,然后按要求答题。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节选自《陈涉世家》)

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

(1)乃令符离人葛婴( )兵徇蕲以东

(2)将军身( )坚执锐

(3)功( )为王

(4)诸郡县( )秦吏者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3.陈胜被拥立为王的原因是什么?(根据选段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1)带领 (2)通“披”穿着  (3)应当     (4)被。……所苦

2.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   (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攻入并占领陈县

3.勇敢,反对秦国的暴政

天津中考

阅读《陈涉世家》的节选文字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街市,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故言欲亡 数:屡次、多次B.尉果广 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C.为坛而 盟:盟誓D.将军身坚执锐 被:被子

2.下面的句子中倒装句的一项是 ( )

A.吴广素爱人B.祭以尉首

C.陈守令皆不在D.杀之以应陈涉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并杀两尉”,这也是他们为起义所做的舆论准备。

B.陈胜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励士卒,坚定了氏族__暴秦、奋起抗争的信念。

C.“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体现了起义策略的正确性和百姓的人心所向。

D.选文中,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迅速组成,证明陈胜是一名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D

2. B

3. A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2)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业延续到今天。(3分。“西面”“施”各1分,大意1分。)

(2)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3分。“让”、“择”各1分,大意1分。)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