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关于名著或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家并称”或“作品并称”:如苏洵、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三苏”加上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B:《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这篇童话中,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美永怀向往并不懈追求。“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C:《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 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作品塑造了贪婪专横的外祖父、粗野自私的舅舅、善良能干的 外祖母、乐观纯朴的小茨冈等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D:《伤仲永》中“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的“书具”指书、笔、墨、纸等,人们习惯上将书、 笔、墨、纸称为“文房四宝”。
下列各项中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说明文分为实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比如《核舟记》就相当于一篇实物说明文,而《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就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B: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要敬业”和“要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C: 《白杨礼赞》《海燕》两篇散文都运用了象征手法,前者赞美在中国__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后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D: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表现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孙犁的《白洋淀纪事》是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的合集,《芦花荡》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 B:《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在经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从原先的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变得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C: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必不可少。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孩提时代被迫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经常被厨子头毒打,从此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
(2016届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故乡》的作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他的原名周树人,本文选自《呐喊》。 B:《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作品,本文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C: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中的一篇。 D:《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的作者是西汉的刘向。
(2016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三协作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下列作家作品国籍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英国 B:《蒲柳人家》——刘绍棠——中国 C:《变色龙》——契诃夫——德国 D:《孔乙己》——鲁迅——中国
(2016届浙江省诸暨市五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根据课文内容,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沁园春 雪》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娇艳美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是__同志于抗战之后创作的诗作,代表了他的诗词的豪放风格。 B:《雨说》全诗的叙述主角是“雨”,它象征着一位为大地带来春天、为儿童带来欢笑的爱的使者。作者主要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塑造这一形象的。 C:作为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以热情洋溢的语言,高度评价了伏尔泰为人类文明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热情礼赞了他的思想和人格力量,呼吁人们从他那里汲取斗争的勇气。。 D: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引经据典的向人们讲了自己对现在的职业应该采取的“敬业和乐业”这一正确态度,说服力强。
(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美琪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南宋吴均,描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异水,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B:《醉翁亭记》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的勾出一篇主旨。 C:《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本篇文章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 D:《捕蛇者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近似现代的杂文,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叙议结合,核心是议。该文选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柳河东集》。
(2016届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林中小溪》是俄国作家普里什文的哲理抒情散文,本文采用第二人称方式述说,通过对小溪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亲和自然的感情,表现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B:《故乡》《骆驼祥子》《多收了三五斗》都通过人物刻画,反映了当时农民凄苦悲惨的命运,揭示了旧社会制度的__腐朽。 C: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得豪放激越、气势磅礴,也有的写得柔婉清丽、秀美含蓄。他写的《白鹭》就属于前一类,而《石榴》则是后一类的代表。 D:《曹刿论战》记叙了战事的全过程,重点写战前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评论和战后取胜的原因的分析。本文选自《左传》,相传是春秋时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2016届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十九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对下列知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琵琶行》这篇叙事诗着力刻画了一个沦落天涯的琵琶女的形象,并借她的凄凉身世引出诗人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自己的痛苦心情。 B:《项链》写的是一个小公务员和妻子玛蒂尔德以十年的辛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侈和不惜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击和揭露。 C:《留学巴黎》一文语言平实,但感人至深。留学巴黎的艰苦日子,沉淀了冼星海汩汩激昂的音符,更凝聚了他深深的爱国情怀与高尚情操。 D:《假如生活重新开头》采用了委婉含蓄的抒情方式,塑造了一个鲜明的“自我”形象,告诉我们要自信,要自强,要奋斗不止。
(2016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南片九年级12月质量检测)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故乡》的作者是鲁迅,和曾经学过的《阿长与<山海经>》都选自《呐喊》。《故乡》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情景。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作者是雨果,《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他们都是法国文学家,。 C:《敬业和乐业》的作者是梁启超,他是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在文中作者先后谈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认为有业是做人之本。 D:我国史传文学源远流长。《隆中对》 选自晋朝史学家陈寿撰写的《三国志》。《范进中举》选自明朝小说家吴敬梓撰写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