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的《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B: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先后描写了夷陵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重大战役,这三大战役的胜方指挥官分别是吕蒙、周瑜、曹操。 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D: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作“举人”“贡士”“进士”。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榜眼”“探花”。
下列对联对应的作家、作品,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1)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笫一家。 (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4)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A:(1)杜甫 (2)《岳阳楼记》 (3)《西游记》 (4)鲁迅 B:(1)李白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聊斋志异》 (4)老舍 C:(1)李白 (2)《岳阳楼记》 (3)《聊斋志异》 (4)鲁迅 D:(1)杜甫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西游记》 (4)老舍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B:《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文中人物杨志是一个憨厚鲁莽、天真任性的人。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儒家经典《孟子》,文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①但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恶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这段文字出自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的《 》(作品),作者是法国的 (人名)。
②红楼梦主题曲“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歌词中的“阆苑仙葩”指 ,“美玉无瑕”又是指 。(小说人物)
(1)《昆虫记》 法布尔 (2)林黛玉 贾宝玉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孙权劝学》选自宋代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文章既可见孙权善于劝学,又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进步。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千百年来,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C:《社戏》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者在《社戏》一文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了自己少年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淮南子集释》。神话传说塑造的虽然是夸父、共工等传奇人物,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下列有关语文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世称王荆公,我国唐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我国古代的人往往都有名、号。幼年时取的是名,成年后取的是字,名和字均由父亲或长辈取定;号,又称别号、表号,往往由自己选取,通常是表示自己的某种志趣。 C:“隶属乌克兰的克里米亚通过全民公投后闪电般加入了俄罗斯。”这个单句的主语、谓语、宾语分别是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闪电般加入’是一个偏正短语。 D:“每个人都埋怨自己的记忆力,却无人埋怨自己的判断力。”从复句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再塑生命的人》中,莎莉文老师教 一遍又一遍拼写“水”字,在她寂静又__的世界里洒下爱的光辉;《记承天寺夜游》中,张怀民与 “步于中庭”,在贬居的寂寞中共赏明月;回忆性散文集《 》中,长妈妈将童年鲁迅的心愿挂在心头,想方设法买来了有画儿的“三哼经”。 三年语文学习之旅让我们明白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自己的人生,自己掌舵”,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其一,并依据相关事例分析理由。(4分)
A.格列佛 B.林冲 C.简·爱
①海伦·凯勒 苏轼 朝花夕拾
②略
下列选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佩弦,当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背影》是一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 B:《永久的悔》作者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课文通过回忆过去的家庭生活,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表达了因为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C:《铁骑兵》是一篇文字优美、感情丰富的散文,文章多处设置悬念,情节扣人心弦,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八路军战士的革命精神。 D:《苏珊·安东尼》着重描写了“投票斗争”和“法庭斗争”两个场面,表现了苏珊·安东尼大无畏的气概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出自《孙权劝学》,“闻鸡起舞”出自《祖逖北伐》。 B:《邹忌讽齐王纳谏》记述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之道,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政治修明,国势强盛的故事。 C:《细柳营》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军纪严明、刚正不阿的性格。 D:《公输》讽刺了楚王的好战喜功和不听劝谏,赞扬了墨子为了弘扬“兼爱”“非攻”的思想,展开高超的论辩技巧,最终劝服楚王的行为。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艾青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抒发了对大堰河的真挚怀念和热情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 B:纪弦的《长城谣》是一首咏物抒情、反观历史的抒情诗。主体意象是长城,但诗中也有对黄河的思念;抒情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关照和反思。 C:邵燕祥的《致空气》中的“空气”象征着诗人精神上的追求。 D:《樵夫,别砍那棵树》选自《美国读本》,作者乔治·珀金斯·莫里斯,美国记者、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