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B:《诗经》也称“诗三百”,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C:《丑小鸭》和《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列夫·托尔斯泰》《伟大的悲剧》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 D:周敦颐的《爱莲说》赞美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苏轼则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里表达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美好愿望。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乡愁》《故乡》《春》《威尼斯商人》四篇课文,从文学体裁上来分类,依次属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B: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写作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我国戏曲剧中人物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来充任。我国古代的年龄也有特定的称谓:总角和垂髫代指童年,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D: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作为读书人,虽然他们最终的命运不同,但这两个人物形象都能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

B.到家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C.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有四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和总分顺序。

D.寓言是从神话脱胎而来的一种文学样式,如《秋水》《愚公移山》这两则寓言就颇有神话的味道。

C

语文实践活动。

“曾子杀猪”的故事流传千古。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儿子在一旁哭闹着也要一起去。妻子朔:“你在家呆着,我回来了杀猪烧肉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妻子马上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哄哄小孩玩的。”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龄小,不懂世事,处处学习父母的样子。今天你欺骗他,是教他说谎话、欺骗别人。”妻子听了很后悔,于是和曾子一起杀猪烧肉给孩子吃。

(1)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有哪些感想?请简述出来。

(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70字),并写出漫画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漫画内容:

漫画寓意:

(1)围绕“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 “知错能改也很可贵”三点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内容:(示例)一位身穿印有“诚信”二字工作服的铁匠师傅站在铁砧旁,左手用钢钳夹着一块写有“承诺”二字的铁块,右手举着铁锤,铁块火星四溅。

寓意:(示例)依靠诚信打造承诺。只有讲求诚信的人,他的承诺才让人信服。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的《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B: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先后描写了夷陵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重大战役,这三大战役的胜方指挥官分别是吕蒙、周瑜、曹操。 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D: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作“举人”“贡士”“进士”。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榜眼”“探花”。

下列对联对应的作家、作品,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1)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笫一家。 (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4)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A:(1)杜甫 (2)《岳阳楼记》 (3)《西游记》 (4)鲁迅 B:(1)李白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聊斋志异》 (4)老舍 C:(1)李白 (2)《岳阳楼记》 (3)《聊斋志异》 (4)鲁迅 D:(1)杜甫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西游记》 (4)老舍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B:《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文中人物杨志是一个憨厚鲁莽、天真任性的人。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儒家经典《孟子》,文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①但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恶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这段文字出自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的《 》(作品),作者是法国的 (人名)。

②红楼梦主题曲“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歌词中的“阆苑仙葩”指 ,“美玉无瑕”又是指 。(小说人物)

(1)《昆虫记》  法布尔     (2)林黛玉   贾宝玉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孙权劝学》选自宋代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文章既可见孙权善于劝学,又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进步。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千百年来,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C:《社戏》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者在《社戏》一文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了自己少年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淮南子集释》。神话传说塑造的虽然是夸父、共工等传奇人物,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下列有关语文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世称王荆公,我国唐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我国古代的人往往都有名、号。幼年时取的是名,成年后取的是字,名和字均由父亲或长辈取定;号,又称别号、表号,往往由自己选取,通常是表示自己的某种志趣。 C:“隶属乌克兰的克里米亚通过全民公投后闪电般加入了俄罗斯。”这个单句的主语、谓语、宾语分别是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闪电般加入’是一个偏正短语。 D:“每个人都埋怨自己的记忆力,却无人埋怨自己的判断力。”从复句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