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的《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B: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先后描写了夷陵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重大战役,这三大战役的胜方指挥官分别是吕蒙、周瑜、曹操。 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D: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作“举人”“贡士”“进士”。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榜眼”“探花”。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国工匠”“记住乡愁”“精准扶贫”“履职尽责”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价值观是力量”。 C:“他一直不很喜欢《奔跑吧,兄弟》《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等类电视节目,从内心深处。”这个句子中“从内心深处”充当状语。 D:“让座不是一种法律责任和义务,而是一种道德自律行为,所以让还是不让的权利,掌握在当事人自己手里,别人无权干涉。”这个复句的第二层是因果关系。

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冲——误入白虎堂 (《水浒传》) B:.周瑜——舌战群儒 (《三国演义》) 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 (《红岩》) D:.孙悟空——大闹天宫 (《西游记》)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雪》——鲁迅——《野草》 B:《次北固山下》——陆游——《剑南诗稿》 C:《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羊脂球》 D:《杨修之死》——罗贯中——《三国演义》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共20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资治通鉴》是西汉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C: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身残志坚,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其代表作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D:《五猖会》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短文描述了“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人,他要《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 B:“表”是古代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说”是古代抒情类文章的总称;“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C:契诃夫是俄国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巨匠。他文笔犀利,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D:《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商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下列有关课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老师》一文所写的七件事情,按照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的顺序安排。七件事情中第一、二、三、四、六件事突出写“我”对蔡老师的挚爱和思念,第五、七件事直接写蔡老师对“我”的教育和爱护。
B:《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是一篇人物通讯,之所以以“展示华厦文化魅力”为题,是因为由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在设计中融进了中国——华夏建筑艺术的精华,他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的艺术,是华夏文化的魅力。
C:《一面》对鲁迅作了三次集中的肖像描写,不避重复,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富清晰起来。
D:《赵普》叙事简洁,详略得当。如文章没有说明赵普奏荐的是何人,为何奏荐此人,而重点记叙一奏、再奏、三奏、四奏,通过“复奏如初”,显示赵普的为人,反映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忆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小说《长恨歌》获得茅盾文学奖。 B: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小说,作者是鲁迅。 D:《三颗枸杞豆》是一篇小说,作者是程海。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B: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 C: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赐菊花图、插茱萸等习俗。 D: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下面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不惜笔墨对老朋友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享誉中外的科学家的由衷敬佩和深深的怀念之情。 B: 《黄河颂》中,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C: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句子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D: 韩麦尔先生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这是个比喻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