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宋何罪之有——《公输》——《墨子》——墨家 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儒家 C: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论语》——儒家 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庄子》——道家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李白,唐代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行路难》。 B:《红岩》中的许云峰和成岗被捕后,面对徐鹏飞的威逼利诱,拒绝出卖党组织。 C:《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因在五庄观偷吃人参果连累了唐僧,被唐僧赶回花果山。 D:《童年》中年幼的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和外祖母去了外祖父家。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写诗很多,有《静夜思》、《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另有“三吏”、“三别”,人称“诗仙”。 B: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小石潭记》出自于“永州八记”。 C: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三袁”之首,“公安派”代表。 D: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品有长诗《毁灭》,代表散文:《春》、《绿》、《背影》、《荷塘月色》等。

名著阅读

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是《 》,记录了鲁迅从

二十多年的人生轨迹。请列举出里面出现的四个人

朝花夕拾    童年  青年      寿镜吾     阿长      藤野先生     范爱农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 “诗史”,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 B:就结构而言,新闻(消息)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C:《礼记》,是道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咏雪》选自《世说新语笺疏》,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B:《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是印度诗人,他在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 C: 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D:《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天净沙”,曲牌名。

名著填空

《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____》,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 ______________》一文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摧残;《二十四孝图》中批判了 “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C:《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的刘禹锡,《爱莲说》的作者是宋朝的周敦颐,这两篇短文都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志趣。 D:《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现代作家孙犁,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芦花荡》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名著导读。

1、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 ),这本书是《 》。鲁迅把这本书奉为“ ”的楷模。

2、亲爱的孩子,你可别再干这种事儿了,不要去管大人的事!大人都中了邪,他们正在经受着上帝的考验,而你还没有——你就按着孩子的想法生活吧。你要等着上帝来打开你的心灵,来指教你应该做什么,来引导你应该走什么样的路。明白吗?至于谁犯了什么过失——这不关你的事。让上帝来评判,来惩罚吧。

这段文字出自名著《 》,作者是( ),文中的“你”是 ( )(填人物名)。

1 法布尔  《昆虫记》 讲昆虫生活

2《童年》  高尔基   阿廖沙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__的《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战役。 B:新闻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主体部分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C:孙犁的《芦花荡》,叙述了一场“英雄的行为”,故事颇有点传奇色彩,刻画了一个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的老人形象,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这篇小说的主要特色。 D:西蒙诺夫的《蜡烛》赞美了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年代用血肉凝结起来的情谊,悼念红军烈士英灵的烛光在坟堆上闪烁,富有诗意。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