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积累
(1)《骆驼祥子》作者___________,我们七年级学习他的文章是《 》。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 说的。
老舍 《济南的冬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鲁迅,它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C: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 “诗史”。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 D:新闻(消息)就结构而言,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标题、导语、起因、经过和结语。它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简明性等特点。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美丽的西双版纳》作者按总分总的结构展开描绘,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B:《阿里山纪行》通过移步换景,形象的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的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C:《苏州园林》一文按照由整体到局部再到细部的顺序,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D:《蓝蓝的威尼斯》一文介绍了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奇特、美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赞颂了中意两国人民悠久而深厚的友谊。
名著阅读
(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 》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 次买车又 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2)在《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写了鲁迅对于在日本留学时恩师的感激怀念的文章是---------
骆驼祥子,两、两、《藤野先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东三峡》是一篇游记,作者刘大杰记叙了自己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 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B:《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消息,它用“特写镜头”的手法集中描写了英方撤离香港的整个过程,表达中国人民在香港回归后的欣喜之情。 C:苏轼《浣溪沙》的下阕抒发了作者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想法。 D:新闻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 电视新闻等,主要特征是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性和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属性。 B:阅读小说,要注意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从而理解它 更多 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意义。 C:《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常识填空。
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作者是 (朝代)小说家 。
②《范进中举》选自清代讽刺小说《 》,作者是清代小说家 。
③“人比黄花瘦”出自 (朝代)著名女词人 的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④“提辖”是宋朝负责 的一种武官。店小二是
的伙计。
⑤旧时为了表示对某人尊称,不敢直呼其名,叫做 。
⑥“范进进学回家”的“进学”是指范进考中 。“范进中举”是说范进通过 而取得举人的称号。参加殿试取得一甲的第一名的进士叫 。
(1)宋朝、施耐庵(2)儒林外史、吴敬梓(3)南宋、李清照(4)练兵和捕盗、客店里招待客人(5)避讳(6)秀才、状元
课外积累与名著阅读
① ,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井底之蛙—— (歇后语)
③名著阅读
武松在胡梯口听,只听的蒋门神口里称赞不了。只说:“亏了相公与小人报了冤仇,再当重重地答报恩相。”这张都监道:“不是看我兄弟张团练面上,谁肯干这等事!你虽费用了些钱财,却也安排得那斯好。这早晚多是在那里下手,那斯敢是死了。只教在飞云浦结果他。待那四人明早回来,便见分晓”。
张都监要为蒋门神报的冤仇是A ,武松听到他们的这些谈话后,接下来发生的情节B 。
A.是 ,B是
①书到用时方恨少 ②见识短浅(见识短)
③A武松为了帮施恩夺回快活林,醉打蒋门神。 B血溅鸳鸯楼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的小说家吴敬梓。 B: 古代兄弟排行按“伯仲叔季”的顺序来排列,因此孔子在家排行老二。 C: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如“家父”“家兄”;尊称对方的亲属朋友用“令”,如“令郎”“令嫒”。 D:《桃花源记》《醉翁亭记》中的“黄发”“提携”指的是老人,“垂髫”“伛偻”指的 是小孩。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忆读书》——冰心——女作家、诗人。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C:《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原名含英,台湾人。 D:《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德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