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按要求答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⑴从修辞角度,赏析“月下飞天镜”一句的妙处。
⑵诗句中“怜”的意思是什么?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⑴示例:本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明月映入江水的状态比作飞下的明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江水的平静、美丽
⑵怜:喜爱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喜爱、思念之情。
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 ,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 之情。
2.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答:
1.叙事;思乡。
2. “随”字用得好,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
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写出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看到江水冲出山峦向着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的诗句是: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真挚而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渡荆门送别》中借山水美景来表明诗人胸怀开阔的诗句是: ,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以及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朝气蓬勃的活力的诗句是 ,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欣赏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 B:“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楼。 C: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是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故乡水不远万里前来送别。这表明
A: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D: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