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古代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望江南》作者温庭筠,他诗词兼工,是唐代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望江南”是词牌名。 B: 《隆中对》选自《三国演义》,作者陈寿,晋朝史学家。 C: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D: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下列作家、作品、朝代对应错误的是 ( )(2分)
A:《陈涉世家》--- 司马迁 --- 汉朝 B:《隆中对》--- 陈寿 ---晋朝 C:《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西汉 D:《出师表》--- 诸葛亮 --- 晋朝
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文体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它的作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 B:《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C:“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王勃的绝句《终南别业》。 D:鲁迅先生的小说《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主人公是“我”与“阿长”。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战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唐雎不辱使命》 选自其中。 B:《故乡》《孔乙已》两篇作品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C:《变色龙》是英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作品,他的代表作还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D:《傅雷家书》的作者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 史书。其中《唐雎不辱使命》记叙的是强国与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情况。强大的秦国企图用“ ”的骗局获取弱小的安陵的国土,唐雎在于秦王的交锋中毫不示弱,以“ ”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战胜秦国。
名著阅读
国别体 “易地” (或“以五百里易安陵”) “士之怒”
评分:共3分,每空1分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国别体史书,是汉代 ① 根据历史文献整理编辑而成,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们的言行。其中《唐雎不辱使命》记叙的是唐雎 面对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在外交上战胜② 的故事。《邹忌讽齐王纳谏》讲述了邹忌以 ③ 的小事设喻,委婉进谏,使齐国强大的故事。
①刘向 ②秦国 ③自己与徐公比美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 ① 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它在刻画人物、运用语言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如《唐雎不辱使命》,通过人物具体生动的对话,鲜明地表现了唐雎和 ② 的性格特点。
① 刘向 ②秦王
名着阅读(3分)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着,它是一部 史书。其中《唐雎不辱使命》记叙的是强国与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情况。强大的秦国企图用“ ”的骗局获取弱小的安陵的国土,唐雎在于秦王的交锋中毫不示弱,以“ ”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战胜秦国。
国别体 “易地” (或“以五百里易安陵”) “士之怒”
评分:共3分,每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