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轼周围的作家群中,()_的诗歌成就最为突出,他与苏轼齐名,二人并称“苏黄”。

文与姚燧并称,诗与刘因齐名的元代散曲作家是:()

A:卢挚; B:张可久; C:睢景臣; D:张养浩

李商隐最为后人传诵的是以“()”为题的()诗;杜牧的咏史诗长于(),喜欢用()。二人并称(小李杜”),但()影响更大。

无题;爱情;议论;言绝句;李商隐

唐代词人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两人诗风相近,时称“温李”。

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商隐,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生活在朋党斗争十分激烈的唐中叶后期,一生不得志,没有任过重要官职,四十五岁死于郑州。 B:李商隐的主要成就在诗歌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优秀的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600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C:《锦瑟》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其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给人迷惘的感觉。 D:《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他通过对史实的描述和对比,把罪责归给了杨贵妃,为唐玄宗辩护。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维,字摩诘 ,世称王右丞,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但王维的诗也有写边塞的,如《使至塞上》。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岑参长于七言歌行。诗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 “高岑 ” ,同为盛唐边塞诗代表。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是屈原之后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杜甫赞美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杜甫是盛唐诗坛另一颗耀眼的巨星。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其诗显示出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善于反映社会状况,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被称为“诗史”。李白称赞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填写出下列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唐朝大诗人。字 ,号 。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为其代表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2.李商隐:唐朝诗人。字义山,号玉 先生,有《玉 生诗》,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李商隐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和杜甫。又与温庭筠齐名,称为“温李”。“身无彩凤双飞翼, ”、“春蚕到死丝方尽, ”,均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杜牧:唐朝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因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祖父留下的别墅中,故号为 ,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是他的名作。

4.柳永:北宋 派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他开创了慢词,扩充了词体的容量,故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之说。著有《乐章集》,《雨霖铃》为其代表作。

 .乐天;香山居士2.心有灵犀一点通;蜡炬成灰泪始干 3.杜樊川 4.婉约


解析:

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生,晚唐诗人。他与杜牧齐名,并称“李杜”,为了与李白、杜甫并称的“李杜”区别开来,又称“小李杜”。他的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B:白居易,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的《琵琶行》是一首感人至深,脍炙人口的长篇抒情诗。 C: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是唐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和诗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D: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所著政论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有名。今人辑有《贾谊集》,包括《新书》十卷。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高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温庭筠为花间词之鼻祖,他的诗与李白齐名,时称“温李”。 B:广义的旧体诗包括诗、词、曲(散曲),其中诗包括古体诗和绝句,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 C: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主要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楷书五种形体 D:汉字造字法主要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信、江为会意字,甜、资为形声字。

10.下列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他与同时代的白居易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人把他们两位与宋代的六位作家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并将韩愈列为“八大家之首”。 B: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__,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C: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诗人。为与杜甫区别,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温庭筠(812-870),字飞卿,时号“温八叉”,为花间词人之鼻祖,对晚唐五代词和宋词影响很大。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D: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后主,通晓音律,善诗文,能书画,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作品。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