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写景散文,按顺序写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春早人勤图”,赞美了春的活力以及给人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奋发向上。 B:《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记叙了法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反映了他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C: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为北宋郦道元;《活板》选自《梦溪笔谈》,作者北宋沈括。《水经注》记载了全国河流水道的情况,《梦溪笔谈》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端午日》节选自小说《边城》, 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B: 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通过将济南与伦敦、北京相互比较,引入对济南山水的描写,突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情”的特点,表达了他对济南的喜爱之情。 C:《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在描写三峡风光时,先写“山”,后写“水”;写“水”时,依次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突出了三峡独有的风光特征。 D:鲁迅在小说《社戏》中以包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 】

A: 《夏》作者梁衡,当代作家。本文体裁是散文,描绘了夏天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农民辛劳的景象,突出了夏天热烈、紧张、急促的特点,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B: 《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人物传记,全文按照“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和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的思路展开,表现了伽利略不轻信权威、坚持实验检验真理、探索新理论的科学思想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 C: 《济南的冬天》体裁是散文,开篇通过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以此为线索,先写水再写山,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 《以虫治虫》记叙北宋时期庆州地区用“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有效措施。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雨的四季》选自《散文》,是刘湛秋的作品,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C:《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天净沙 秋思》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 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风雨》选自《中华小说珍藏本•贾平凹卷》,是贾平凹早期的作品,在描摹意象上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 D:《秋天》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图景,表达了作者对富有诗意的秋天的无限喜爱 之情。

下面对课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云识天气》这篇生动的说明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B:《河中石兽》一文是纪昀先生的作品,文章讲述的是一个神话故事,提醒我们,不要自以为是,做事情要多方求证,谋定而动。 C:《济南的冬天》向我们展现了冬天济南的山景和水色,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无比喜爱之情。 D:《羚羊木雕》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做父母的应该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的友谊和人格。、

①那水呢,____________不结冰,____________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②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地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④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关联词。(2分)

2.解释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

(1)澄清

(2)空灵

3.用“||”将本段文字分成两层。(2分)

① ② ③ ④

4.文中写“水也不忍得冻上”,“水”为什么“不忍得冻上”?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5.文章标题是“济南的冬天”,而结尾却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选出分析正确的项(2分)( )

A.结尾句的意思是“济南的冬天”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B.结尾句和标题照应。

C.这样的结尾抒发了作者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D.标题说“济南的冬天”,中心词是“冬天”,结尾说的“冬天的济南”中心词是“济南”首尾矛盾。

1.不但 倒反

2.(1)清澈明亮。(2)灵活不可捉摸,这里指透明。

3.①②‖③④

4.因为水藻拿出终年贮蓄的绿,长枝垂柳还要照个影儿;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5.ABC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④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9. 上文第一段主要是写( )(3分)

A. 下小雪最妙B. 小山太秀气C. 小雪后的山景D. 山的肌肤

10. 下面是对上文第三段的分析,选出分析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 ) (3分)

A. 主要是写济南水的清澈。

B. 主要是写济南水藻的绿和水边树木的景色。

C. 赞美冬天的济南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D. 通过对水及其相关景物的生动描绘,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11.文章的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尾句却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选出对这个结尾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 结尾句的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如蓝水晶的,就是冬天的济南啊!

B. 结尾句与标题形成照应。

C. 这样结尾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D. 标题“济南的冬天”中心词是“冬天”,结尾“冬天的济南”中心词是“济南”,首尾矛盾。

12. 上文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 )(3分)

A. 比喻 夸张B. 比喻 拟人C. 夸张 拟人D. 夸张 借代

9.C    10.D    11.D    12.B

微型阅读。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

情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1)从文中找一个词概括济南冬天的天气特征:
(2)这段文字是写济南,为什么还要写北平和伦敦?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1)温晴
(2)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征

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 6-9 题。(12分)

①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②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③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6、用简洁的语言概述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7、冬天的济南为什么能有温晴的天气?请用原文回答。(2分)

8、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4分)

(1)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2)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9、选文第一段不但写了作者自己对济南温晴的冬天的感受,还写了济南人们的感受。有人认为,文章主要抒发作者自己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的,此处没有必要写济南人们的感受。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6、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7、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8、这个比喻(拟人)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给读者以动人的动态的生活实感;

  “秀气”这里含义是玲珑秀美,既写出了济南雪后山景的特点,又流露出作者的喜爱。

9、有必要。这一段先写作者的感受,接着写济南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和心情,也就是济南人对温晴的冬天的感受。后者以前者为前提,前者因后者而更具体更形象,二者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从具体描写来分析,写济南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和心情进一步抓住了“温晴”这一特点,洋溢着人们的喜爱、感激之情,跟全文的思路相一致,跟全文创设的氛围相吻合。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