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旨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编年体通史是()。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B:杜甫有两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们可以从中想见他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愤慨之情。 C: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D: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是永兴军路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高侯里小晃村人。他奉赦编纂《资治通鉴》,曾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本书编撰的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B: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湘行散记》、中篇小说《边城》等。 C: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举人可直接参加殿试,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D:古代表示任用提拔的说法有举、拜、陟,如“陟罚臧否”中的“陟”就是提拔的意思;表示降职的有迁、黜、贬、谪,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就是贬官的意思。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第一部国别体通史。宋神宗认为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定名。 B: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大多是山水田园之作。代表诗作有《终南别业》《使至塞上》等。 C: 莫言,当代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高粱》《生死疲劳》《蛙》等。 D: 普希金,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俄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
以“资治通鉴”为名的意思是
A:揭示为君之要 B:用来警示百姓 C: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D:以经济实力治国家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
美国史家多倾向于较为细化的选题,相比之下,① ,家国天下、民族大义、治乱兴衰,无不与史学研究的旨趣相联,而② 就居于次要,从“书法不隐”的董狐,到“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司马光,中国史学史上不乏这种良史,他们写史的目的,绝非仅仅满足个人的兴趣或热望,③ 。
①中国史家似乎更青睐于宏大主题
②微观问题
③而是借由品评史事针砭时弊(答“而是立足于现实写史”也可)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应当注意具体语境,第一空根据“相比之下”“家国天下、民族大义、治乱兴衰,无不与史学研究的旨趣相联”等信息,可以填写“中国史家似乎更青睐于宏大主题”;第二空根据“较为细化的”“就居于次要”等信息,可以填写“微观问题”;第三空根据“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绝非仅仅满足个人的兴趣或热望”等信息,可以填写“而是借由品评史事针砭时弊”。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所谓《资治通鉴》也。(《资治通鉴》的解释)
思考使人伟大。(帕斯卡)
人生和人类发展中有许多关于反思的故事,你有类似的经历及相关的感触吗?请以“反思与前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
略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C:《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史书。 D:婉约派是宋词一大流派,该派词作情思细腻,语言华美。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新史学倡导者鲁滨逊强调:“(历史)可以被用来解除对各种生疏不明情况的迷惑……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过去会给我们提供行动的先例,而是因为我们充分理解了过去,便可以充分的理解现状,我们的行动就是建立在这样基础上面的。”他认为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是 ( )
A:“复原”过去,指引未来 B: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C:理解现实,把握发展方向 D: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