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①选出不是出自四大名著的情节插图( )

A. B. C. D. E.

②酒,自古以来就成为我国宴席上的必备饮品。因而,很多人由于贪杯而闯祸。古典四大名著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如张飞因醉酒 而丢了性命,猪八戒因醉酒

而被贬下凡间,刘姥姥因醉酒 惹得外孙大哭,鲁智深因醉酒 而被派往东京大相国寺。

 ①D   ②鞭打部下  调戏嫦娥   误睡怡红院 大闹五台山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本报讯(通讯员金翠莲):昨天上午,鲁智深到县公安局投案自首。两年前,他因失手打死拐骗良家妇女的不法分子郑屠而畏罪潜逃。昨天下午,当地群众一百多人在郑屠母亲的带领下到公安部门为他说情,县司法部门领导表示,此案当依法处理,但量刑时会酌情考虑。 (《潘家县法制日报》) (选自2005年第3期《杂文精选》)

上则戏说新闻中的划线内容出自古代名著《水浒传》,请用简要的话概括这个故事情节。

不设统一答案,参考:鲁达(提辖)拳打镇关西(郑屠)或鲁达(提辖)仗义疏财救金氏父女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

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

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

‘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

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

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

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甚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

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贾政笑

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

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

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

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

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版)

1. 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作者是明代小说家(人名)。

2. 在为亭子题名的过程中,宝玉认为“沁芳”比“泻玉”好,其理由是什么?

3.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这句话对于突出宝玉“才情不凡”来说

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

1. 红楼梦 曹雪芹

2.“沁芳”雅致,“泻玉”较俗,不够蕴藉含蓄或不合“应制”的文格。

3. 侧面描写

名著阅读。

下面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西游记》,请结合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话说那国王见孙行者有呼龙使圣之法,即将关文用了宝印,便要递与唐僧,放行西路。那三个道士,慌得拜倒在金銮殿上启奏,那皇帝即下龙位,御手忙搀道:“国师今日行此大礼,何也?”道士说:“陛下,我等至此匡扶社稷,保国安民,苦历二十年来,今日这和尚弄法力,抓了功去,败了我们声名,陛下以一场之雨,就怒杀人之罪,可不轻了我等也?望陛下且留住他的关文,让我兄弟与他再赌一赌,看是何如。”那国王着实昏乱,东说向东,西说向西,真个收了关文道:“国师,你怎么与他赌?”大仙道:“我与他赌坐禅。”国王道:“国师差矣,那和尚乃禅教出身,必然先会禅机,才敢奉旨求经,你怎与他赌此?”大仙道:“我这坐禅,比常不同,有一异名,教做云梯显圣。”

(1)上段文字中的“那三个道士”指的是哪三个妖怪?

(2)在一道士与唐僧比试坐禅的过程中,旁边的一名道士采用了什么办法想让唐僧先动手认输?孙悟空又是怎么帮助师父取胜的?

[6b0d842b22a57293.jpg]

名著阅读。

(1)孙悟空一生中他自认为不光彩的一段做官经历是曾做过

(2)唐僧西天取经途中所经历的第一难是在 遇到熊三君、特处士、寅将军,神仙 把他搭救出来。

(3)如果说“大闹天宫”表现了孙悟空的勇敢,那么“三调芭蕉扇”则更多表现了孙悟空的机智。请结合《孙悟空一调芭蕉扇》相关情节作具体说明。

(1)弼马温    (2)双叉岭    太白金星    (3)①因与铁扇公主有夺子之仇,所以来到芭蕉洞后,先是躬身施礼,以嫂子称之,并佯装不知铁扇公主就是红孩儿之母。②被扇出五万余里后,告求灵吉pú sà ,从pú sà 处得到定风丹,并再次前往芭蕉洞。③随后变作小虫子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逼迫她交出芭蕉扇,在得到确认后方离开芭蕉洞去火焰山灭火。

名著阅读

①“他是梁山好汉巾真正的名门之后、将门虎子。他自己是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因先后失陷花石纲、生辰纲,投鲁智深二龙山落草,三山入伙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17位。”此人为《水浒》中的 (人名),下列哪两个故事情节跟他有关:A.汴京卖刀B.三打祝家庄C.大闹飞云浦D.江州劫法场E.遗失生辰纲:

②《童年》讲述的是(主人公) 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他在艰难困苦、令人室息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 的人。

[5f1cc8e1588ed168.jpg]

名著阅读。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猪八戒(《西游记》) ②武松(《水浒》) ③米开朗琪罗(《名人传》)

[e605f85213665236.jpg]

施耐庵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力,他塑造的任务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水浒》108将中的有关人物。下列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 B: 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跳)”。 C: 燕青,刺一身遍体花绣纹身,心灵机巧,见多识广。跟卢员外学得一身好相扑,江湖上难逢对手。曾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人称“浪子燕青”。 D: 侯建,做得一手好裁缝活,飞针走线,技艺高超。长得黑瘦轻捷,人唤“通臂猿”。他负责制作旌旗袍袄。 E. 龚旺,外号“花项虎”,浑身刺有虎斑,脖子上刺着虎头,在马上会使飞枪。

阅读《智取生辰纲》选段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路上糌行。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路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里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杨志便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要处!”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恁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两个虞候口里不言,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的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岗子来,唱道: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

1.对文中“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更歇。五七日后,杨志却要辰牌(7-9时)起身,申时(15—17时)便歇”。分析不当的一项( )

A.说明杨志为了及时送去“生辰纲”日夜兼程,表现他办事干练。

B.这都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前面防备中暑,后面为了防劫。

C.说明标志熟悉押送之差役,处事小心谨慎。

D.因为他料到了在黄泥冈晁盖、吴用等的行劫,所以后来他才早晚没有行走,在大白天行走。

2.为安全及时地把生辰纲送到东京,杨志一路上对军健们打骂不断。对杨志打人行为分析不当的是( )(2分)

A.杨志鞭打军健,是他一意孤行,蛮横不讲理的性格特点的反映。

B.杨志鞭打军健,是激化他与军健矛盾的重要原因。

C.杨志鞭打军健是因为他不满军健们的言行。

D.杨志鞭打军健赶路,一面在于使生辰纲安全送到东京,一面也在为自己升官努力。

3.对下列语言或行为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杨志道:“你理会得什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__麻翻了!”——杨志熟谙江湖酒道,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充分表现了他的谨慎精明。

B.“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__在里头!”——白胜故意卖关子,欲擒故纵,为的是增强__力。

C.杨志拿来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细心押送生辰纲,但为人粗暴蛮横。

D.杨志寻思道:“俺在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一桶里当面也吃了半瓢,想是好的。”——这表现了杨志观察仔细,处事谨慎,虑事周到。

4.对杨志失败原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①杨志性格粗暴,不善于笼络人。  ②杨志与都管、虞侯各怀私心。  ③黄泥冈地势险恶,天气炎热。④生辰纲是奸臣所获的不义之财。⑤杨志刚愎自用,不能体恤下属。⑥押送生辰纲的兵马太少,寡不敌众。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5.对文中引用白胜所唱山歌表达作用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山歌点明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不是太平盛世,还暗示了来者不善,使读者更关心情节的发展。

B.山歌是白胜为消除走路寂寞、恐惧而唱给自己听的。

C.山歌在结构上巧妙地联系了上下文,成为课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引出故事的另一个主要人物——白胜。

D.山歌用强烈的对比手法,突出了当时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是农民__的心声。

1.D

2.C

3.B

4.D

5.B

阅读《范进中举》选段
  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众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远,一脚( )在塘里,( )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 )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文中空缺处,依次应填的一组词是哪几个词?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跌、站、浑身上下 B.踹、跳、从上到下

C.踹、挣、淋淋漓漓 D.踩、立、淋淋漓漓

2.这段文字对范进采用的描些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

B.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

C.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正面描写

D.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

3. “好了!我中了!”这句话道出了热衷功名的范进此时什么样的心态呢?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终于中举了,这是何等的令人高兴啊!

B. 我终于中举了,这下,我要找胡屠户算账。

C.我终于中举了,宣告几十年贫贱屈辱的生活就此结束了。

D. 我终于中举了,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终于到手了。

4.这段文字写范进发疯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疯跑—昏厥—跌倒—疯走 B.昏厥—跌倒—疯跑—疯走

C.疯跑—昏厥—疯走—跌倒 D.昏厥—疯跑—跌倒—疯走

5.对下面各句表现的人物性格有误的一项是( )

A.“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这句表明胡氏对丈夫病情的关心和考虑怎样治病的心理。

B.“当下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提两只鸡来的”。这几句写“众邻居”周济他人,表现邻里相处和睦的好风气。

C.“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几时才得好?’”这句表现老太太只是悲叹命苦,而束手无策的心理。

D.“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这句写张乡绅故意与范进亲近,表现他另有意图的虚伪性格。

1.C

2.A

3.B

4.D

5.B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