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思想政治工作者只要掌握了业务知识和相关知识,工作能力就会自然提高。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合的是:( )

A:知识的力量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其被传播 B:知识的力量取决于其本身和被传播的状况 C:要把知识转化为国民的力量必须进行传播 D:知识就是力量,力量就在传播的广度深度

七(4)班开展了一次辩论会,有一部分同学对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提出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知识就是知识,不会是力量”。如果你也参加了这次辩论,你将如何说服他们?

答案示例:各位同学,我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本身没有错。因为我们学习的知识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能力,当知识转化为能力,劳动者的素质就提高,生产力也就提高了,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 B:《傅雷家书》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傅雷谈论更多的是艺术与人生,目的是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C:培根随笔善用比喻,其中很多比喻都成为格言警句。例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知识就是力量”。 D:林冲在高俅的陷害下,先后误入白虎堂,身陷野猪林,但他一直委曲求全。最后因为陆谦火烧草料场,林冲才被逼上梁山。

下面对名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__道路,鲜明地表现了“__”的主题。 B:鲁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李逵粗中有细,豁达明理;鲁智深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C:《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他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D: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在《谈美》一文中他还说:“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

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核心是

A:道德就是知识 B:提倡教化人民 C:主张改善人的灵魂 D: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说明 ( )

A:知识本身没有价值 B:不被传播的知识就没有价值 C:知识的力量在于被广泛地应用 D: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说明(  )

A:知识本身没有价值 B:不被传播的知识就没有价值 C:知识的力量在于被广泛地应用 D:知识就是力量

近年来,一个个普通的名字却与不普通的前缀连在一起:“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军人”……他们是一些普通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甚至是用生命践行着真善美。在张丽莉的心中,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是恪守基本职责;在吴斌眼里,保障乘客安全是应尽的义务;在高铁成看来,保护群众生命安全是必须担当的使命!“最美”的称呼,表达了大众对道德楷模由衷的赞誉,体现了社会的道德认同。

我们确实需要、也愿意歌颂所有的“最美”,正是这种 “能帮一下就帮一下”、 “什么都没想就扑上去了”的朴素情感,彰显了真善美的光辉。为了生活更加温暖,为了子孙能享受到社会和谐的幸福生活,我们大家有责任和义务一起呵护我们心中那份平凡的善良,给善良的“最美”们以支持与鼓励,让“最美”现象成为常态!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最美”就是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请你用辩证法知识评析该观点。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说明我国大力弘扬“最美”精神的原因。

【答案】(1)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可以充分展示平凡人的伟大之处,成为大众心中的“最美”,所以上述观点具有合理之处。②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平凡的人做好平凡的事并持之以恒也是“最美”。该观点没看到平凡的人做好平凡的事也能成就“最美”,因而是片面的。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大力弘扬“最美”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有利于弘扬正气,构建和谐社会。②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或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美”精神体现了大众对真善美的追求,符合社会的道德认同,有利于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解析】 该题第一问是辨析题,考查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平凡和不平凡是一对矛盾,要想到矛盾双方的转化。同时还要认识到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做平凡的小事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对于第二问,必须审准答题范围是历史唯物主义,然后再分析最美精神可以结合的哲学观点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